傅司馬黃巢 作品

第645章 兵禍源頭

  李昊不說話了,思考雲啟的意思,而算必準若有所思,玄微子卻微微一笑,搖了搖頭,對酒的興趣,高於話題了。

  “是,雲少城主,確實如此,如今我聖唐一族領地之內,各大領地之上的皇朝及那些依然自立為王的領地,大部分都受益於黃巢之亂,兵災之事,他們也屬於其中的一份子。”李昊不說話,思考問題之時,雲啟也保持沉默,靜靜的喝著酒,不得已而為之,李昊小心翼翼的回答了雲啟的問題。

  “不錯,李先生果然是合格的教書育人者,不會向那名家、縱橫家等一般,滿口荒唐言,只為了自己的利益,謊話連篇。”

  雲啟對李昊的稱讚,讓後者一愣,無奈的搖了搖頭,這種稱讚,不要也罷。

  “李先生,如先生所言,如今聖唐一族各大領地的領主,川蜀王氏,朱金朱氏,李火李氏等等,皆因為那黃巢之亂,當年黃巢起義,其真實意圖如何,與如今我們所討論的問題無關,因此,不做過多的討論。

  單以我們所討論的問題而言,當年那黃巢所引發的聖唐一族之亂,導致的如今聖唐亂局,依然還未平息,因此,兵禍之事,其起源處,應該就是那黃巢起義,各位,本少之言,沒有問題吧!”

  靜,落針可聞,學生們懵懵懂懂,表示不知,但面前的都是大人物,不敢高聲亂語。

  而算必準已經有了一些笑容,而那笑容之中,如玄微子一般,多了一些苦澀和嘆息。

  李昊依然不明白雲啟的意思,對於雲啟的話語,微微點了點頭,認同了雲啟的說法,如今,話題所討論的兵禍,其起源處,確實可以追溯到黃巢之亂。

  雲啟看了看周圍的學生,想了想,才開口說道:“黃巢何許人也?各位同學們,你們知道嗎?”

  “罪人~”

  “我聖唐一族叛徒,該夷滅全族。”

  “害我們家破人亡,不得不遠離故土,此人不配成為我聖唐一族族人。”

  對於黃巢,這個時代知曉人不多,尤其是普通的百姓,但作為學堂的學生,在那些疾惡如仇的老師口中,他們還是知道一些。

  可惜了,即便如此,對於黃巢,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對其的生平事蹟,還是瞭解不多,都是從傳聞之中獲得。

  “黃巢者,曹州冤句人,家中世代以販賣私鹽為業,家境十分富足。他善於劍術,馬術和箭法也不錯,粗通筆墨,小時候就有詩才。五歲時侍奉祖父,便可對詩。

  黃巢成年後曾幾次應試進士科,但皆名落孫山,於是他滿懷憤恨地寫了一首《不第後賦菊》後,便離開了長安,後繼承祖業成為鹽幫首領。

  乾符元年,全國各地連年發生水旱災,河南最為嚴重,麥才半收,秋季的莊稼幾乎沒有,冬季蔬菜太少,但自唐懿宗以來用兵不息,賦斂愈急,各州縣又不上言災情,致使百姓流殍,無處控訴。

  於是,濮陽的私鹽販子王仙芝與尚君長等聚眾數千人,於長垣縣揭竿而起,攻州佔縣,攻陷了曹州、濮州和鄆州,聲勢大漲。之後王仙芝遂自稱天補平均大將軍,兼海內諸豪都統,號稱草軍,並傳檄諸道,斥責唐朝吏治腐敗、賦役繁重、賞罰不平等罪惡。

  乾符二年六月,王仙芝等攻陷濮州、曹州,並擊敗了鎮壓的官軍。黃巢生性喜歡動亂,就與子侄黃存、黃揆、黃鄴及外甥林言等八人聚眾數千人,響應王仙芝,草軍聲勢日益浩大。

  四方苦於苛徵暴斂的百姓,及散居民間的龐勳舊部,爭先投奔義軍,數月之間,眾至數萬。。。

  六月十五日,武寧將李師悅與尚讓追至瑕丘,黃巢與唐軍殊死戰,其眾殆盡,與其外甥林言走至泰山狼虎谷的襄王村。

  這時,林言見大勢已去,懼追至並命,於是便乘機殺了黃巢及其兄弟妻子,林言持黃巢等人首級欲向時溥獻功,在路上卻遇到沙陀博野軍,他們殺了林言,將林言及黃巢等人首級一併獻於時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