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煙臣 作品

第135章 小和尚

“小和尚,你叫甚麼名字?”王恆溫言問道。

“小僧名不棄,家住白鶴裡。”不棄小和尚仍是順口謅著半文不白的詩句。

諸葛峴解釋給大家聽,客棧夥計曾說過,元山這一帶,舊稱白鶴裡。

白鶴裡,王恆心中一顫,怔怔地瞧著小和尚。

正在此時,竹籬笆那裡傳來吱吱格格聲,不棄小和尚一躍而起,飛奔到門口喊道:“長生姑姑,長生姑姑。”

山門走過來一個布衣布裙的中年婦人,面目素淨,儀態悠閒,手裡挽著竹籃子,見小和尚迎出來,笑吟吟挽住不棄的手。

王恆一見這婦人面容,心中訝然,半晌說不出一句話。

這婦人與他在閒雲樓琅嬛福地中看見的所謂搖光小姐,很有幾分相像。

王才看著七兄掩飾不了的驚訝表情,上上下下打量,卻實在看不出甚麼情由。

不棄小和尚走到三人身旁,雙手合十道:“施主柏下坐,小僧用齋飯。”

想來那婦人竹籃裡放著小和尚的晚飯。

說罷,小和尚便與那中年婦人有說有笑朝僧房走去,只聽那長生姑姑問他:“不棄,今日讀到哪一首?”

不棄小和尚道:“長生姑姑,是韋蘇州的《秋夜寄邱員外》,懷君屬秋夜,散步詠涼天,山空松子落,幽人應未眠。這句“空山”“落”小僧彷彿領略了些滋味一般,秋日裡,在咱們觀音寺,可不就是靜極而動,葉落可聞。”

長生姑姑含笑道:“陸平原所謂“觀古今於須臾,撫四海於一瞬,這首詩中,既看到懷人之人,也見到被懷之人,千里神交,猶如晤對。””

一大一小手攙手,談著詩情,進了僧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