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年柳香 作品

第八百七十五章 漢王

  “未來出兵黃龍府、蒙元、楚國也是便利。”

  李允寵點了點頭,抱拳行禮道。

  崔無雙有些尷尬。

  吳年笑看了一眼二人,點頭說道:“好。就把都城立在江縣。”

  汪由校見狀,便又問道:“那高句麗京城的衙門、王宮、行宮該怎麼辦?江縣又怎麼建設?”

  “把輔漢將軍改一改,簡單的修葺一下就行了。我對於富麗堂皇的王宮,沒有太大的興趣。而且。等未來打下楚都,自然會遷都到楚都去。”吳年擺了擺手,滿不在乎道。

  “恕臣直言。王宮是一個國家的臉面。比如說有番邦蠻夷來朝,看到我們宮廷簡陋,就會輕視我們。”

  汪由校卻是搖了搖頭,鄭重說道。

  吳年看著他,笑著問道:“是不是劉知行,已經有了腹稿?”

  “將軍聖明。”汪由校再次抱拳,然後說道:“劉長史說。既然把都城設置在江縣,那高句麗的王宮、行宮就沒必要存在。”

  “一。高句麗舊臣睹物思事,恐怕會造成麻煩。”

  “二。留著王宮,需要龐大的維護費用。”

  “劉大人的意思是。可以在江縣城北,再建一座內城。把高句麗王宮拆下,整個搬遷過去。”

  “行宮拆下後,也可以在遼東蓋行宮。或者建造宗廟,修葺祖墳。”

  “對了,還有各部衙門,也可整體搬遷。”

  吳年聽著汪由校的話,不由覺得麻煩。

  在現代有個東西叫房車,可以開車到哪裡,就住在哪裡。但搬遷王宮、行宮、衙門,可不是坐房車。

  這得耗費多少的民力物力?

  但是仔細一想,吳年又覺得汪由校說的有道理。

  王宮是國家的臉面啊。

  不能搭建個草臺班子,讓外邦蠻夷笑話。

  勤儉持家是好的,但有的錢不能省。

  “好。一切都依劉知行的意思。”吳年思考許久後,點頭說道。

  “是。”汪由校一絲不苟的抱拳應了。

  大概的事情,就是這些了。但是建國不是輕鬆的事情,其餘旁枝末節多的是。

  必須展開了說。

  在展開之前,吳年笑著指了指崔無雙,對汪由校、公孫桑說道:“這位崔先生家學淵源。關於登基的事宜、禮節。我主要交代了崔先生。等回去遼東之後,你們再商量商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