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預 作品

第892章 這詞,我熟啊!

  孫臏卻默然不語,微微搖頭。

  “怎麼?”

  田忌看好友孫臏似乎不贊同,笑道:“王司徒唇劍舌戰,如此厲害,你覺得杜預還有贏面?”

  孫臏臉色恬淡:“我兵家,不喜逞口舌之利。”

  他話鋒一轉:“但,以我情報,杜預絕非如此輕易落敗之人。王朗,要小心點。”

  王朗還在滔滔不絕,聲音卻越發激昂,迴盪在天空之上。

  “···今公蘊大才、抱大器,自欲比於管、樂,何乃強欲逆天理、揹人情而行事耶?豈不聞古人曰:‘順天者昌,逆天者亡?”

  “今我大漢魏王,帶甲百萬,良將千員。諒腐草之螢光,怎及天心之皓月?公可倒戈卸甲,以禮來降,不失封侯之位。”

  他一口氣輸出完畢,志得意滿,深吸口氣,傲然道:“國安民樂,豈不美哉!”

  至此,已成藝術。

  王朗的口才,口若懸河,滔滔不絕,辯才無雙,三寸不爛之舌,猶如一把鋒銳無雙的倚天劍,斬破一切,令對方瞠目結舌,卻說不出來反駁言語,只能鬱郁噴血而亡。

  哪怕對方滿腹經綸,也難以抵抗王朗之辯才。

  加上王朗本就是王學創始人,名滿天下,才名極大,又是大漢司徒,擁有恐怖的文名加成,他這舌戰辯才的影響範圍,竟然達到上千丈,幾乎覆蓋整個戰場,與他舌戰之人,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壓力和文名衝擊,一不留神就心神被奪,飲恨當場。

  這次他出使東吳,勸說孫權聯合大漢、東齊兩家,夾擊大唐,太子孫皓馬上跳起來贊成,使得東吳朝臣大多不敢說話,但其實也有人勇敢站出來反對。

  便是參軍魯肅。

  魯肅性格忠厚長者,提出大唐抵抗蒙元入侵,乃是為人族而戰、正義之戰,杜預寫【討蒙元檄】,佔據大義名分,更點名“非大唐一國之危,乃聖元人族之危”。如果東吳乘人之危,背後捅刀,容易失去民心,舉不義之兵容易戰敗。

  孫權向來欣賞魯肅,便沉吟不語。

  而孫皓極力說服,卻都說不過魯肅,反而暴露了杜預奪妻之恨,個人恩怨,弄得場面十分被動。

  關鍵時刻,王朗出手,與魯肅辯論。

  魯肅鎮國大學士,但王朗技高一籌,以司徒之威、辯才無雙,竟然將不擅長言辭、有些木訥的魯肅,說得接不上話來。

  孫權見狀,就坡下驢,以魯肅被舌戰擊敗為藉口,答應了三國聯盟、夾擊大唐的盟約。

  王朗經與魯肅舌戰一戰,合縱連橫,名聲更大,威震東南。

  王朗滿心歡喜:“小子,老夫縱橫沙場數十載,手下敗亡之名士不下百人,便是鎮國大學士魯肅也要敗在我口舌下。你才讀了幾天書,乃臭未乾,也敢妄稱什麼大唐詩仙?看我將你舌戰斬於馬下,為魏王出氣,更讓老夫揚名天下。名利雙收,一舉兩得,豈不美哉?”

  王司徒美滋滋。

  但只可惜,他這次卻踢到鐵板上。

  他費盡唇舌,杜預卻巋然不動。

  彷彿一陣風吹過去,只留下面色如常的杜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