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山一先生 作品

第501章 燕元年的第一天(六)

 反而是城外的田鼠,一直都是農民的心病。 

 至少一直到秦漢時代,北方民間還是祭祀狐狸為主的瑞獸,周之前的商,更是祭祀鴞作為玄鳥之名。 

 鴞大概率是貓頭鷹,貓頭鷹也是捕鼠的能手,所以這些獸類能手打很大的尊重。 

 但至少先秦時代貓,必然出現了。 

 詩經·大雅·韓弈裡有這麼一句話:有熊有羆,有貓有虎。 

 從這個時候開始,貓字就出現了。 

 而辛屈治下的獵戶,進山之後,沒少遇到一種小獸,對他們經常虎視眈眈,也野性十足,而且不是山狸子。 

 因為他們曾經看到過,一些山狸子會咬死這種小貓。 

 山狸子就是豹貓的一種。 

 這些貓比豹貓小一圈,雙方屬於食物鏈的重合,所以一些經常看到豹貓出沒的地方,大概率看不到野生貓。 

 所以辛屈也沒太抱希望,讓獵戶順道去抓幾個回來,倘若能抓活的,提前開始在北方馴化的話,最多百年,貓狗雙全的生活,大概率會在北方上演。 

 至於這些野生貓源自何方,辛屈的想法應該是從南方遷徙來的。 

 因為山狸子跟農村散養的家貓,食物鏈屬於重合的,在古代這種遍地荒野的時代,農人真的能給多少吃的還得存疑。 

 這就是為什麼狸花貓性格那麼自立,動不動就跑出去流浪,因為它們大概率只是吃個半飽,然後需要自己出去狩獵。 

 獨立的性格,大概率是跟山狸子等食肉目同體型動物競爭出來的。 

 這是需要幾千乃至上萬年的磨合,才能打造出來的競爭,也是家貓體型被控制的根本原因。 

 要不然你將會看到的是,巨型澳洲野貓的復刻。 

 須知,在沒有重合食物鏈競爭對手以及天敵的時候,貓科動物巨型化,是必然會發生的自然演化,因為食物充足,舉目無敵,代代遺傳之下,豈能不長個? 

 至於會不會是被人類帶來的?很難評價,因為貓不好馴化,有自己的領地意識,你就算強勢帶走了跟著你遷徙,指不定哪天就溜號了。 

 在這個全靠走的時代,可沒有大航海的風帆支撐航行啊! 

 就跟澳洲一樣,原本沒貓是後來航船技術發達了,才帶過去的亞洲家貓後裔。 

 短短几百年,現在的澳洲野貓都大成什麼樣了。 

 所以,辛屈傾向於,本土的貓是從西南、華南跟豹貓競爭中,不斷繁衍出來的。 

 畢竟豹貓與傳統意義上的家貓在古代那種開發不充分的自然環境中,是同條食物鏈上的競爭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