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喚不回 作品

第三百一十四章 劉盈的治國之策

 真正該怎麼做,劉盈自己有一套算盤……

 他想的是,首先,一定要輕徭薄賦,要削減徭役,要給老百姓時間。

 這一點不是讓百姓休息,而是要給百姓時間,讓他們可以為了自己做事,掙到了錢財,能夠貼補家用,可以迅速富裕起來。

 因此,在朝廷稅賦降低的同時,鼓勵民間,修橋鋪路,組織諸軍,開荒屯田。

 劉敬、隨何、陸賈、酈商……這幾個人,都是執行劉盈策略的先鋒官。

 劉敬主管關中,隨何負責河北,陸賈負責梁地,酈商負責南陽……

 什麼與民休息,不管到什麼時候,老百姓不都是從早忙到晚,五六歲的小孩子,就要下地幹活。

 七老八十,只要動得了,也要幹活。

 幹活沒有問題,歸根到底,是給誰幹活!

 如果能統計一下,大漢百姓的徭役,不會比秦朝少,甚至還要更多。

 但大漢卻沒有造成大範圍的反對,也沒人站出來,說什麼傷損民力。

 這個奧秘就在於漢朝的徭役,集中在了百姓的家鄉附近。

 平整土地、搭建橋樑、鋪平道路、興修水利……老百姓可以看在眼裡,忙活完了這一項工程,自家就能多幾畝田地,有了灌溉用水,明年畝產就能提高三成……

 劉敬總結過,他們並不是命令老百姓去幹什麼,而是給老百姓算賬。

 讓大傢伙看到,這麼幹有好處,然後再讓地方三老出面,去動員百姓……甚至不用動員,百姓就主動去幹活。

 因此就拿趙地來說,隨何就告訴劉盈,僅僅是糧食產量一項,相比起漢初就增加了四倍之多!

 糧食多了,稅賦徭役不高,老百姓就樂於生兒育女。

 根據各地查訪結果,大漢的人口迅速膨脹。

 十五歲以下,幾乎佔據了全部人口的四成五。

 隨著新一代人陸續結婚生育,年輕人口比例還在迅速增加,有望超過一半!

 劉盈並不清楚歷史上漢朝到底有多少人,但他大約估算了一下,漢初立國,應該在一千萬出頭,眼下大漢的人口,絕對超過了一千八百萬。

 當然了,這裡面有太多小孩子,還需要時間成長。

 再過二三十年,大漢的人口,絕對會超過三千萬,在他有生之年,逼近五千萬,還是很有希望的。

 劉盈清楚一點,一旦到了五千萬以上,大漢就會面臨巨大的人口壓力。

 尤其是關中,更是會不堪重負。

 所以劉盈才會急於廢掉實封,徹底打通全國關卡,讓商貨往來更加便利。

 人口多了,人地矛盾就會出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