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年代-道士下山22





最後一條是,這樣的人家更講究實際,只要林家在賈家還有臉面,只要他韓秋生生意做的還算能耐,那女婿哪怕是出息之後想當個陳世美呢,也會先掂量掂量。




哥哥不是那麼好當的,頂門立柱,要嫁妹妹的哥哥更是不好當。好在韓秋生見識也算廣,所以在衡量了許久之後,才暗暗地定下了這麼一個相對來說,算是最安全,最安穩的方案。




那麼話又說回來了,這和杏春拿不拿簸籮有什麼關係?這個看看他們對話就能明白韓秋生的心思了。




“我瞧著好了,順手就拿來了呀?三妮,三妮再燒火呢。”




“下回別拿,等著飯做好了,他們自會用托盤一併拿來。”




“哥,你以前沒這麼講究的。”




“以前家裡沒下人,那自然怎麼來都沒事兒,反正出醜也沒人知道不是?如今不行了,既然僱了人,那家裡該有的規矩就該立起來。”




“可是,可是,家裡的活兒她們都做了,我做什麼呢?”




“寫字,讀書,繡花,學的東西那麼多,你怎麼還能有這麼多空閒?對了,你最近練的大字呢?拿來我看看。”




看到沒有,功課早就安排上了,而這些顯然讓杏春很受傷。憋著嘴,控訴的看了自家哥哥好幾眼,見著他沒有半點通融的意思,終於還是扛不住,跺著腳去拿了她那些鬼畫符。




杏春寫的大字怎麼說呢,那……和螃蟹有的一拼,這讓韓秋生除了齜牙




還是齜牙,半響才憋出這麼一句:




“妹妹哎,你看看你這字,和你這臉匹配不?”




“寫字和臉有什麼關係?”




“字如其人沒聽說過?明明是個挺可愛的小姑娘,可人家一看這字,好嘛,立馬就把你放到了武大郎他閨女的那一類去了,這你能甘心?”




“誰是武大郎?”




“就是我上回說的賣燒餅的,讓媳婦毒死的那個。”




原本還糾結武大郎是誰的杏春這下愣住了,滿臉不敢置信。




“怎麼是武大郎的閨女?你說過的,武大郎是三寸丁,我這字老大了,怎麼都該是西門慶。”




這話是能這麼理解的?喂,歪樓的好像太過分了點吧!西門慶自己都不敢這麼想。




等等,韓秋生怎麼和9歲的小姑娘說武大郎了?這故事是孩子能聽的?




確實不能,不過和孩子講故事嘛,春秋筆法什麼的,韓秋生還是會用的,水滸這種故事講成武俠小說而已,這對已經用改寫掙起了版費的韓秋生來說,沒什麼難得。所以真說起來,杏春理解的是水滸版人物形象的江湖恩仇錄罷了。




等等,這個又說歪了,還是來說這字。




“你自己和那字帖上的字比比,差了多少?還西門慶,我看連魯智深都不帶理你的。”




咦,怎麼又扯到人物上了?回來,回來。




韓秋生定定神,起身去拿了杏春練習的字帖,指著上頭對她說到:




“我也不求你學出什麼簪花小楷之類的好字,可好歹大致差不離總是要的。另外上回讓你讀點史書你可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