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上天山 作品

第 157 章 157 好日子





林濟也被震撼到了:“他們怎麼都不紅呢?”




“年輕時候不紅,年紀大了,也沒有多少好角色可以挑。”許沛乙道,“就像我,到了這個年紀,您不叫我演女主戲,沒人請我演。”




中年女演員的戲路實在太窄了,就算是轉型成功的女演員,想碰到一個心儀的角色也並不容易。




舉個例子說,業內三大一線衛視,青藍衛視、大江衛視和星洲衛視,青藍和星洲偏年輕化一點,大江走正劇路線,可就算是每年推出數部正劇的大江衛視,它主打的歷史劇、戰爭劇等,也是以男性角色為主,女演員通常是作為陪襯。




許沛乙之所以能靠《無限危機》拿獎,因為林鳳娣已經是一年中少有的出彩的中年女角色了。




《好日子》這個劇本一到手,許沛乙心中滿是驚喜。




郭秀是g省人,她開始學g省的方言,一遍遍地聽g省人講話,和身邊的g省朋友交流,問他們自己的方言準不準確。




她未必能達到土生土長的g省人的水準,可作為演員,許沛乙不希望因為自己的懶惰耽誤了一部好劇,在她心目中,《好日子》就是這樣一部好劇。




雲和衛視有專門的方言頻道,《好日子》劇組也不和自家人客氣,薅了幾個老師過來,專門叫劇組演員說方言,加上劇組選用了大量的群眾演員,平時交流都以方言為主,耳濡目染之下,演員們學得飛快。




許沛乙這樣的老演員願意記筆記,給臺詞注音,一句一句地認真讀認真背,年輕演員自然也不敢敷衍。




劇本里,郭秀有一兒一女,兒子生了重病,女兒雖然嫁了人,丈夫家裡卻窮得叮噹響,這兩個角色在《好日子》劇本里佔據的戲份不少,原本林濟考慮過找群演,最終還是放棄了。




表演畢竟是表演,當地演員雖然能展現出當地特色,缺少演技是個根本的弊端。




為了探討劇本、練方言,再加教群演演戲,林濟的劇組培訓班又一次開課了,不過這次是分班化教學,演員們分在不同的小組裡,利用拍戲之外的時間去學習。




這個劇本本身帶有宣傳目的,所以導演、攝影師和林濟一有空就在當地人的帶領下參觀附近的風光,很多美景林濟早就見識過了,比如在群山環繞下靜謐的村莊,比如當地的特色服飾,比如山後一汪碧藍色的湖泊。




取景、農作、培訓……開機之後,《好日子》劇組格外忙碌。




導演王博成大學讀的農學,機緣巧合進入了導演行業,他早年也下過鄉,在務農這塊比林濟通得多。




他坦言,當初慕溪找上門他是不願意的,因為雲和衛視之前拍的劇屬實一般,他是會拍鄉土情那一類的劇,可在他看來,鄉土情所表達的是更真摯熱烈的東西,雲和衛視之前拍的那些劇不算。




他倒也不是聽了林濟的名字就忙不迭要合作,那會顯得他拍劇只看編劇的名氣,但事實上,他最看重的還是劇本。




不管是郭秀本人的經歷,還是《好日子》劇本中體現的一群人為了好日子而奮鬥的場景,都是打動王博成的一部分,他願意和林濟一起努力合作,把這個好故事呈現給觀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