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4 章 番外if線





見兩人一臉震驚地看著自己,皇后不介意給靜安郡主賣個好。




反正都要得罪靖國公,不如就直接將他徹底踩死,自然是怎麼危言聳聽怎麼來。




“依臣妾看,如果哪天靜安郡主出了事,以靖國公對那外室女愧疚的態度,若是她提出想取代靜安郡主,只怕靖國公應該會出手幫她。至於長平侯,聽說長平侯在靖國公面前向來勢弱,若那時候靖國公和他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加上孟芙這外室還給他生了一對龍鳳胎兒女,他肯定會心軟,說不定也會為其遮掩一二……”




隨著她的娓娓而談,太后和皇帝都覺得有這




()個可能。()




可不是,他們可不相信孟芙不知道靖國公的身份,要不然她怎麼會特地模仿靜安郡主的言行?




?本作者霧矢翊提醒您《替嫁給患有口吃的皇子後》第一時間在.?更新最新章節,記住[(()




只怕小小年紀就知道這事,說不定那時候就已經起了歹意,想取而代之。




這也能理解,都是孟宗嶽的女兒,姐妹倆長得如此像,憑什麼一個是堂堂正正的國府嫡女,一個只能是卑賤的外室女?




她想取而代之也是常理。




只是再能理解,在皇帝和太后看來,都是他們欺君罔上的證明,他們從來不會去理解這些,也不需要去理解,對此厭惡無比。




**




太后先宣靜安郡主入宮,將皇后查到的事告訴她,然後問她有什麼想法。




主要是褚伯亭與靜安郡主是夫妻,以往聽說夫妻感情極好,褚伯亭因知情不報,肯定也會獲罪。




如果靜安郡主捨不得丈夫,要為他求情,太后縱使心裡不悅,也會寬恕一二。




至於靖國公,他犯的是欺君大罪,以及作為駙馬卻置養外室,都是大罪,就算靜安郡主想求情也是不可能的。




不管是太后還是皇帝,都不會輕易放過他。




得知這些事,靜安郡主先是白了臉,看起來傷心又憤怒,然後跪下來,流著淚道:“太后娘娘,一切……全憑您和聖人作主。”




她說得無比艱難,畢竟那一個是她的親爹,一個是相濡以沫的丈夫。




可卻是最親近的兩個人,一個背叛了她的母親,一個背叛了自己。




“好孩子。”太后看她明明傷心欲絕,還要忍住,格外的憐惜,讓人將她扶起。




她是個心軟的老太太,實在見不得這種事,更何況還有慶陽大長公主那層關係在,越發的憐惜她的遭遇。




靜安郡主拭去眼淚,故作堅強地說:“太后娘娘,承蒙您的憐惜,臣女方才有今日的一切,他們既然做了這樣的事,臣女也沒臉為他們求情,該如何處置就如何處置罷,就當臣女以後沒有孃家……”




“至於褚伯亭……”她苦笑一聲,神色憔悴,“不瞞太后娘娘,從得知他有外室,臣女就對他心死,如今只想好好地守著女兒,其他的如何……”




她痛苦地閉上眼,似是不願意去想。




太后卻明白她的意思,問道:“你是想和長平侯和離?”




靜安郡主再次跪下,磕了一個頭,神色堅定:“是的,還請太后娘娘作主,允許臣女與他和離。”




“快起來!”太后忙道,“這本來就是他的錯,和離是應該的,咱們映玉也不要有這麼一個人品低劣的爹。”




她對長平侯十分厭惡,此等道德敗壞之人,連提他一嘴都嫌髒。




太后對靜安郡主是憐惜的,知道她願意和離後,自然馬上就允了。




要是不和離,這不是拖累靜安郡主母女倆嗎?




太后先是發了一道懿旨,讓靜安郡主與長平侯和離,然後又讓聖人處置。




因這事罪證確鑿,元康帝直接下旨,讓人將靖國公、長




()平侯和孟芙等人都流放西北,同時削掉靖國公府和長平侯府的爵位。




看在慶陽大長公主的面上,元康帝沒有將孟家的其他人問罪,並允許子孫後代參加科舉。




只是沒了爵位,孟家人與庶民無異,將來若想要起復,孟家的子孫只能努力讀書,考取功名。




至於長平侯府,其他人因為不知情,同樣沒有作什麼處置。




這旨意一出,長平侯府和靖國公府的其他人都傻眼。




這算是人在家中坐,禍從天上來。




原本太后突然一道懿旨,讓靜安郡主和長平侯和離時,大家還莫名其妙,以為出什麼事,哪知道降罪奪爵的聖旨來得這麼快,這下子,他們也沒心思去想靜安郡主和離之事。




靖國公府和長平侯府都變得亂糟糟的。




聖旨來得太快,以至於眾人都沒有絲毫的準備,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靖國公和褚伯亭等人被闖進來的官兵帶走,關押到牢裡。




待他們瞭解到事情的真相,都是一臉不可思議。




長平侯老夫人急匆匆地跑去兒媳婦的院子,朝靜安郡主質問為何要這麼做,是不是她將這事捅到太后那兒的。




靜安郡主傷心地說:“娘,夫君他養外室啊,兒媳婦受了委屈,難道還不能和太后說?”




明明有靠山,卻讓她忍下來,當她是什麼?




長平侯老夫人張了張嘴,卻說不出指責的話。




這事確實是自己兒子做錯了,可是……




“郡主,那是你的丈夫、映玉的親爹啊,你忍心映玉沒了爹嗎?”老夫人苦口婆心地勸,想讓靜安郡主進宮求情,讓聖人放過自己兒子一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