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 作品

第151章 于謙身死,歷朝皇帝無不嘆息感慨

  面對著這幾名臣子的勸說,朱祁鎮明顯猶豫,過了好一會才道:

  “于謙守京師,破瓦剌,固邊防,實有功於社稷也。”

  “朕若殺他,未免會被天下人指責。”

  石亨等人聞言,有些傻眼。

  話到這種地步了,難道還說服不了朱祁鎮?

  便在此時,徐有貞開口道:

  “陛下復位,須要師出有名。”

  “若不殺于謙,名從何來?”

  朱祁鎮身體劇震。

  徐有貞說的,其實沒錯。

  朱祁鎮雖然口口聲聲說景泰帝是“篡位”,但事實是景泰帝當了八年皇帝,早就天下歸心。

  而朱祁鎮,一個被瓦剌人抓走的皇帝,在天下臣民心中的名聲,早就臭了。

  朱祁鎮想要得到天下人承認他復位的合法性,就必須要師出有名。

  既然不能通過指責景泰帝來獲得合法性,那就只能是于謙!

  朱祁鎮終於下定決心,沉聲道:

  “于謙蠱惑郕王登基,又把持朝政行曹操故事,罪大惡極!”

  “著令處死!”

  畫面一轉,京師天牢之中。

  石亨等人站在牢房之外,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推來擠去,都不敢進去向于謙宣讀旨意。

  最後是宦官曹吉祥忍不住了,拿著旨意進去宣讀。

  讀完之後,曹吉祥看著于謙。

  “于謙,爾有何話說?”

  曹吉祥心中有些期待。

  作為王振閹黨的一員,曹吉祥很想要看到于謙被嚇得屁滾尿流,痛哭流涕的情形。

  但曹吉祥很快就失望了。

  于謙表情平靜,點了點頭,淡然道:

  “我知道了。”

  曹吉祥怒道:

  “于謙,爾竟敢不接旨?”

  于謙笑了笑,對著曹吉祥道:

  “回去告訴太上皇,希望他今後能勤於政事,不要再讓大明陷入這般境地。”

  “若大明當真有難,也不要再任用如爾等這邊閹豎,否則大明滅亡之日不遠矣!”

  曹吉祥大怒,抬起手就想要給於謙一巴掌。

  但被于謙這麼看著,曹吉祥心中突然一陣發虛,收起手掌,冷哼一聲,對外面道:

  “還等什麼?把他拖出去,行刑!”

  眾人一擁而入,將於謙帶走。

  曹吉祥這才鬆了一口氣,擦了擦汗,正準備回宮覆命,眼角餘光卻掃到一物,腳步頓時停下。

  在囚室的牆壁上,于謙寫了一首詩。

  《石灰吟》。

  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

  粉身碎骨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畫面漸漸暗淡了下去。

  【正月二十三日,于謙被押往崇文門外,就在這座他曾拼死保衛的城池前,得到了他最後的結局——斬立決。】

  大秦世界之中,秦始皇看到這裡,發出了一聲悠長的嘆息。

  “于謙,何其無辜也!”

  扶蘇極為痛心,忍不住狠狠地拍了一下面前的桌案。

  “這朱祁鎮,簡直是個蠢材!”

  “如於謙這般民族英雄,竟然如此冤屈而死。”

  “不值,真是太不值了!”

  大秦君臣還是第一次看到扶蘇這麼失態,都愣住了。

  大漢世界之中,劉邦表情複雜,慨然而嘆。

  “孃的,這于謙和朕的老蕭比起來也不遑多讓啊。”

  “朱祁鎮這臭小子,竟然自毀長城,簡直是奇蠢無比!”

  皇后呂雉輕點螓首,道:

  “于謙,乃安邦定國之才。若能重用於謙二十年,大明應該能從土木堡之敗中再度興起。”

  “如今殺了于謙,恐怕大明是必然會衰敗下去了。”

  蕭何、曹參、陳平等人聞言,同時點頭。

  歷史,是由無數個人組成的。

  但歷史的潮流,往往是由極少數關鍵個人所決定。

  這些人擁有著天縱之才,往往能夠力挽狂瀾,改變歷史的朝向。

  于謙無疑就是這樣的人!

  蕭何感慨道:

  “若是能和于謙同朝為官,臣願意將這個丞相之位讓賢與他。”

  劉邦眼睛一瞪。

  “那不行。這大漢的事,只有你老蕭來處理朕才放心。”

  “就算于謙在這裡,他也得老老實實給你當副手!”

  蕭何大為感動,起身謝恩。

  一時間,君臣相得。

  呂雉看了一眼太子劉盈,輕聲對這個寶貝兒子道:

  “看到了?學著點。”

  劉盈連連點頭,滿臉佩服。

  父皇,果然就是高啊!

  大宋世界之中,趙匡胤看到這裡,也是感慨不已。

  “你們說,朕的大宋在靖康之變的時候,怎麼就沒有于謙這樣的臣子呢?”

  趙普沉吟片刻,小心翼翼地提示道:

  “陛下,其實有李綱的。”

  趙匡胤表情一滯。

  他剛剛還真忘了,大宋確實是有李綱。

  也正是在李綱的主持下,大宋順利擊退了金軍的第一次進攻。

  然後,李綱就被宋欽宗罷黜出京。

  金軍一聽李綱被罷相,立馬捲土重來。

  接著就是靖康之恥了。

  趙匡胤臉都憋得通紅,良久之後一拍龍椅扶手,怒道:

  “趙光義這個蠢材的後代,簡直奇蠢無比,沒救了!”

  趙普忙道:

  “陛下說得對,德芳太子將來一定不會這樣子的。”

  趙匡胤重新高興了起來,笑道:

  “那是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