盤點歷朝敗家子,嬴政老朱氣瘋了 作品

第424章 王莽華蓋震驚歷代皇帝,劉秀說服劉縯,赤眉軍大戰新軍

  這九重華蓋的淨高度,達到了驚人的八丈一尺!

  華蓋的最頂端,比兩邊的宮牆還要高出許多,在風中飄揚。

  在華蓋的身前身後還有一百輛馬車簇擁著。

  每一輛馬車上放著三面牛皮大鼓,鼓前站著三百黃衣力士。

  每走一段,這些黃衣力士們就整齊劃一地敲響面前大鼓,齊聲呼喊。

  “登仙!”

  “登仙!”

  “登仙!”

  看到這裡,歷朝歷代的皇帝也是不由紛紛發彈幕吐槽。

  【秦始皇嬴政:這個華蓋馬車乃是朕平生所見最為華麗的馬車,王莽是懂享受的。】

  【漢高祖劉邦:他孃的,朕當年開國的時候連六匹同色馬都湊不齊,王莽這個混賬東西都整上九重華蓋了?】

  【宋太祖趙匡胤:哈哈哈,聽說西漢開國時窮得叮噹響,這九重華蓋上的寶物夠你西漢開國的國庫了吧?】

  西漢世界之中,劉邦臉色陰沉,卻無法反駁。

  【光武帝劉秀:諸位看到了吧?新朝各地民變不斷,王莽竟然卻還在這裡大講排場奢靡享受,這種人就是華夏的罪人,敗家子!】

  【唐高祖李淵:也難怪新朝會一世而亡,讓王莽這般胡來,不滅亡反而是怪事了。】

  【漢武帝劉徹:朕第一次在一個皇帝的身上深刻地感受到,什麼都不做,也比亂七八糟的做事要更好。】

  【唐太宗李世民:這個登仙的儀式倒是挺有意思的,看起來好像是出自道家?朕將來去泰山封禪,或許也可以試一試。】

  【明太祖朱元璋:@唐太宗李世民,你是真不嫌晦氣啊。】

  【唐太宗李世民:哈哈哈,難道你不覺得很有意思嗎?不過這麼高的華蓋,登山好像確實不方便,得想個辦法。】

  於是,諸多皇帝們開始熱烈地討論起來,如果自己要封禪泰山的話,究竟需要怎麼樣的配置才能讓人滿意。

  以功績而論,幾乎在場的所有皇帝在得到了金幕的幫助之後,都已經達到了封禪泰山的標準!

  金幕之中,視頻默默地繼續播放著。

  【赤眉軍和綠林軍先後興起,象徵著新朝的天下徹底開始了大亂,這種大亂也不可避免地波及到了新朝的統治核心——關中地區。】

  王莽坐在大殿上,有些疑惑地看著王邑。

  “王卿家,你今天怎麼是這個樣子的?”

  在王舜死後,王邑就成為了王莽最為倚重的心腹。

  就連王邑的冠冕,都是王莽特地賞賜的。

  雖然王邑的爵位只是關內侯,但是他平日裡頭戴的,可是一頂諸侯王的王冠!

  但今天,這王冠不見了。

  取而代之的,是一頂比較普通的侯冠。

  以王邑的心智,是不可能犯這種錯誤的!

  王邑聞言,臉上不由露出尷尬表情,欲言又止。

  王莽越發好奇,道:

  “怎麼,那冠冕摔壞了?”

  王邑見王莽一直追問,只能無可奈何地開口道:

  “不是摔壞了,陛下。是……被人偷了。”

  “什麼?”王莽愣住了。

  這個答案是他完全沒有想到的。

  堂堂大新王朝的頭號重臣,御賜的冠冕,竟然會被偷?

  王邑噗通一聲,跪在地上。

  “臣無能,還請陛下治罪!”

  王莽大為惱火,喝道: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來人啊,給朕好好調查一下!”

  很快,調查的結果就送到了王莽的案頭。

  “……三輔盜賊日多,京師之中偷竊之日亦盛。”

  “不僅僅是王邑,諸多公侯之家皆有失竊記錄。”

  王莽看完這份調查結果,氣不打一處來。

  “堂堂大新京師,盜賊竟然猖獗至此!”

  【由於新朝統治崩壞,就連關中的民眾也無法維持生計,京師之中的盜賊無比猖獗。】

  【不但連王邑的御賜冠冕被盜,甚至連皇宮之中也有失竊記錄。】

  【王莽不得已之下,只能特地設立一名“緝盜校尉”的官職,派遣人手專門從事抓捕盜賊的工作,才勉強將京師之中的治安維持在一定水平。】

  【但起義軍的數量隨著時間的過去,已經變得越來越多。】

  【不僅僅是中原和長江地帶,河北地區也出現了銅馬軍、青犢軍、上江軍等諸多起義軍,就連巴蜀、嶺南、交趾也是叛亂不斷,全國性的起義浪潮越發洶湧。】

  蔡陽縣中,劉縯急匆匆地跑回家裡。

  “不好了叔父,官府剛剛發佈命令,要通緝我!”

  正在房間之中和劉秀商議事宜的劉良愣了一下。

  “為何會通緝你?”

  劉縯摸了摸後腦勺,有些尷尬地開口道:

  “前兩天我有兩個遊俠兄弟被抓了,他們兩個救過我的命,我一時義憤就帶人出手,剛剛才把他們救回來。”

  劉良勃然大怒,一拍桌子。

  “混賬東西!早就告訴你現在還不是時候,要忍耐再忍耐,你怎麼就做出這種事情來!”

  劉縯雙手一攤,一副擺爛的表情。

  “叔父,現在是說這個的時候嗎?還請早點拿個主意,侄兒現在先回去收拾一下東西。”

  說完,劉縯一溜煙地跑回自己屋子去了。

  劉良氣得鬍鬚顫抖,連聲痛罵。

  “臭小子,整天就知道和那些個狗屁遊俠混在一起,遲早要害死全家人!”

  劉秀沉吟片刻,正色道:

  “叔父,我們不能繼續待在蔡陽縣了,必須要馬上離開。”

  “離開?”劉良聞言,明顯有些不捨。

  他雖然在蔡陽縣之中沒有官職,但是經營多年也是有了不小的基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