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情與痛苦 作品

99 刁難

 “請問楊先生,你是什麼時候學習象棋的呢?”一位眼尖的女記者,她發現了在馬路對面的楊錚,她不動神色的拉著攝影師穿過了人群,來到了楊錚和鵬飛的面前。

 她屬於專職採訪棋類新聞的記者,對於很多棋類明星,她一眼便能認出,這也導致,她在看到楊錚的同時,也認出了在一旁思索著什麼問題的鵬飛。

 她很聰明,沒有單刀直入,用敏感的問題去作為自己的第一個問題,而是用最簡單也是最容易拉近距離的“學習”和“年限”問題作為開場。

 這裡不是在說她溫柔,懂得進退,而是因為只有從簡單的問題出手,才能讓對面毫無防備的爆出些別人所沒有的大新聞。

 “我從小就接觸象棋,但真正學習象棋的時間並不長,只有一年多的時間。”楊錚回答的很誠懇,這個回答若是放在熟悉楊錚的人耳裡,這個答案是正確的,是真實的。

 可這個答案放在女記者耳裡,卻讓她有些不悅了。

 只學習一年多的象棋,就能擊敗人工智能?這不但是天方夜譚的說法,這還是一個不誠實的說法。

 的確,不誠實,女記者打量著今天的楊錚,從他的衣著打扮還有腳上的舊鞋子來判斷,他的家境很一般。

 用某知名導演的話來說,越是窮人家的孩子,越喜歡撒謊。

 因為他們沒有太多的試錯機會,失敗只能用謊言去掩蓋,面對機會時,也只能用謊言去搏個機會。

 楊錚這本該是坦誠的回答,在她眼裡已然是一個窮人,想出位的回答。

 心中雖然有些同情,但很快想要爆出大新聞的貪婪也掩蓋住這份同情。

 她的嘴角微微上揚。

 “那楊先生真是一個象棋天才!請問楊先生是如何戰勝人工智能的呢?據我所知,當時你面對的可是國內最先進的人工智能。”

 楊錚聽著這個問題,看著滿臉燦爛的女記者,以及越來越多的媒體。

 他忽然意識到這是一個非常難回答的問題。

 首先自己大概率不是天才,像棋呆子還有鵬飛,李天道這類才能屬於真正對象棋有天賦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