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條腿的小白兔 作品

第206章 內燃機和電力機車之爭

只要攢上三個月的錢,就能買下一套房子。

三個月一套房子.還是在京城三環以內,這在後世簡直不可想象。

李愛國心中唏噓一陣,穿好衣服離開了宿舍。

他之前跟劉國璋老師約好了,晚上要去劉家做客。

對於劉國璋老師,李愛國心中充滿了欽佩。

畢竟在那個年代,敢於毫不猶豫的放棄高薪的工作,冒著生命危險,勇敢的投入時代洪流中。

要是意志不堅定的話,是沒有辦法做到的。

騎上雙人自行車,趁著供銷社天還沒黑,李愛國買了兩瓶老汾酒,又拐到糕點鋪稱了一盒糟糕。

劉國璋家位於五道營衚衕。

這裡保存了許多明清時期的建築,街道狹窄古樸,店鋪琳琅滿目。

劉家是一處獨家院落,看房子的樣式應該是祖宅了。

敲開門。

開門的是一位身穿灰色中山裝的中年女同志。

女同志留著乾脆利落的齊耳短髮。

她天庭飽滿,眉毛緊蹙,鼻樑高挺,雖年過三十,依稀還是能看得年輕時,肯定是位大美女。

李愛國從來不打無準備之仗,在來之前就瞭解了劉家的情況。

這女人叫做方世蘭。

出身有一些特殊,解放前是大資本家的女兒,因為追求先進,也進入了時代的洪流中。

在戰鬥中,同劉國璋結下了深厚情誼。

解放後。

因為方世蘭的父親有問題,曾有老領導勸說劉國璋另尋一位出身清白的女子。

劉國璋卻一意孤行,堅持同方世蘭結了婚,在成為一對神仙眷侶的同時,仕途也受到了影響。

要不然。

憑藉劉國璋在解放前乾的那些工作,現在也不至於被困在鐵路局內。

“同志,你這是?”方世蘭詫異。

李愛國笑笑:“方師母,我是劉老師的學生,跟劉老師約好了.”

“你就是那個火車司機學生啊,趕緊進來,剛才老劉還在唸叨你來著。”

聽到這話,方世蘭頓時熱情了起來,請李愛國進到了院子裡。

院子內收拾得簡樸而素雅,青磚曼地,牆角有一顆核桃樹,屋簷下還擺放了幾個花盆,裡面的鮮花鮮豔綻放。

方世蘭衝著堂屋裡喊了一聲:“老劉,愛國同志來了。”

這時劉國璋從堂屋裡走出來。

他穿了一件棕色褂子老式睡衣,比在機務段的時候,少了幾分威嚴,多了幾分文爾雅。

李愛國笑著叫了一聲老師。

“進屋說話。”劉國璋點點頭,看了一眼李愛國手裡拎的禮物,也沒有說什麼。

屋內的擺設要比大雜院住戶家中好多了。

木質的軟墊沙發,地面上鋪的光滑水磨石,牆壁上掛有三四個鏡框。

八斗櫃子上擺著收音機,牆角有一臺縫紉機,上面罩著繡有花邊的白布。

劉國璋並沒有停留,而是推開了隔壁房間。

房間內擺滿書籍和一張書桌,看起來應該是書房。

李愛國換了拖鞋,跟了進去。

大大方方坐到了帶有沙發墊的坐椅子上。

這玩意可真軟和,就跟後世的乳膠墊子一樣,要是有機會的話,自家也得搞一套。

劉國璋坐在書桌前,跟李愛國寒暄了兩句,問了幾句近況。

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

得知他今年才進入機務段,就拿到了鐵路先進工作者的情況後,忍不住滿意的點點頭。

“機務段的情況我瞭解,能夠從幾十位火車司機中脫穎而出,不愧是我老劉的學生。”

“您當年教過我,要幹一行愛一行,我既然當了火車司機,就要成為最優秀的火車司機。”

劉國璋抬起頭,看看李愛國:“你小子倒是有志向,只是”

方世蘭進來給兩人倒茶,打斷了兩天對話。

她要做晚飯了,詢問李愛國是否有忌口的食物。

在得到回答後,笑著看向劉國璋:“老劉,咱們談好的,在家裡可不能談工作,要是被我聽到了,你就要違反紀律了。”

劉國璋哭笑不得:“你當著孩子的面,提這些幹什麼。

再說了,你的事兒上面不是已經定性了嗎?!你跟你父親早就沒了關係。”

方世蘭還想說兩句,見李愛國這會也抬起了頭,尷尬的笑笑,轉身走了。

兩人嘮叨的內容十分含糊,李愛國也猜了個七七八八。

肯定還是因為方世蘭的身份問題。

“你師孃就這樣,三十多歲的人了,還跟小孩子似”

劉國璋笑著解釋一句,端起茶喝了一口,接著說道:“你身為蒸汽機機車的司機,已經做得很好了,可是時代是發展的,現在國外正在普及新型機車,國內很快也會跟上,你也要跟上腳步。”

果然是老師,沒幾句話,就開始上課了。

李愛國挺直胸膛,點點頭:“我們機務段裡也發放了內燃機的資料和電力機車的資料,讓我們這些火車司機學習。”

提到工作,劉國璋突然來了精神,好奇的問道:“你覺得內燃機和電力機車,哪種更適合咱們?”

李愛國愣了一下。

鐵路局路風辦的副主任為什麼要關心這些。

環視四周,他這才注意到,劉國璋的書桌上和書架上,擺滿了各種跟火車頭有關的書籍,其中很多還是俄文書籍。

李愛國想起了聽到的風聲,好奇的問道:“老師,我聽說您要升遷了.”

劉國璋深深的看了李愛國一眼,讚一聲你小子的消息倒是靈通。

因為是師生關係,他也沒有藏著掖著。

“你師母的問題基本查清楚了,上級決定調我到鐵道部鐵道研究所工作擔任副主任的職務。”

李愛國的眼睛猛然瞪大。

鐵道部鐵道研究所是鐵道部為了發展鐵路事業,而成立的研究所。

除了研究機車外,對地方上的研究所,還有直接管轄的權力。

像四方廠的董教授,在一定程度上,就歸鐵道研究所管理。

鐵道研究所看上去聲名不顯,很多人沒有聽說過,級別卻不低,副主任跟軋鋼廠的廠長是一個級別的。

而劉國璋現在才不到四十歲以後的前途可想而知。

“恭喜老師再進一步了。”李愛國站起身道。

劉國璋擺擺手:“咱們是師生關係,你就別跟我來這套了,你是一線工作者,對火車的認識在某種程度上,可能遠超那些研究員,我有件事情拿捏不準,正想徵詢你的意見。”

劉國璋是解放前的老師。

那時候師生關係,可是鐵打的關係。

所謂的一日為師終生為夫,並不是一句空話。

李愛國自然不會推辭,側耳傾聽。

原來。

現在鐵道研究所內部,關於火車的發展方向產生了分歧。

一派建議遵循世界大流,像歐美和老大哥那樣,按部就班的發展內燃機車。

另外一派則提議應該發展更先進的電力機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