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條腿的小白兔 作品

第463章 前往廣交會,繼電式電氣信號,李愛國參與籌備工作

“兄弟,女人就是一塊地,你得勤耕地,多種種子,多澆水,才能有收穫。”

黑臉司機以過來人的身份教導李愛國。

兩人正聊著,旁邊湊過來一個身穿魔都機務段工裝的同志。

“你就是李司機吧?研究出自卸車廂的前門機務段火車司機?”

李愛國扭頭看去,一個濃眉大眼的憨厚漢子,正盯著他瞧呢。

此人有點眼熟,好像在前兩天的培訓會上見過一面。

“你是?”

“我叫楊興寨,來自魔都機務段運轉車間。”

“楊興寨”

李愛國眼睛一亮,熱情的握住了他的手:“你就是發明出路籤自動授受器的楊司機啊。”

這年月沒有手機,無線電傳輸不可靠,為了保障列車安全運行,鐵路採取了行車閉塞。

也就是一個閉塞區間只能容許一輛火車運行。

要實現行車閉塞,需要路籤。

【交接路籤】

路籤和閉塞制度一起,保證了每日繁忙的鐵路線路上,飛馳的列車能夠安全、有序地依序行駛。

路籤的交接需要在列車行進中完成。

一般是由副司機先將之前拿到的路籤丟下火車,再用手臂勾住值班員遞上的下一個區間的路籤。

路籤是通行證和門禁卡,沒有路籤擅自進入行車區間,就是違章行車。

不過很明顯,通過這種方式交接路籤存在巨大安全隱患。

如果副司機沒能鉤住鐵環,就拿不到路籤。

最後只能由正司機停車,拿到鐵環才能繼續行進。

每年機務段都會通報許多沒有及時拿到路籤的笨蛋副司機。

楊興寨帶領車間技術人員,研究出來的自動路籤機。

可以在不停車的情況下,自動套走含有行車憑證的鐵圈,完成路籤的領取。

“楊師傅,你設計的自動路籤機太實用了,幫了我們司機不少忙。”李愛國握著他的手說道。

楊興寨有點不好意思的撓撓頭:“我那玩意的技術含量很低,遠不如您的自卸列車和自焚爐膛。

今兒我來找您,是想問問,您對我的自動路籤機有什麼想法?

還有什麼需要改進的地方沒有?”

他滿懷期望的看著李愛國。

自動路籤機設計出來之後,曾登上鐵道報紙,只不過並沒有得到大規模推廣。

這讓楊興寨很困惑。

楊興寨的困惑也是工人發明家的侷限性。

他們的實操能力很強,也能設計出特別巧妙實用的設備,但是忽視了科技發展這個大背景。

李愛國取出一包大前門,黑臉司機還有楊興寨都遞了煙。

黑臉司機本來以為生兒子多而驕傲,現在聽說這個開大火車的,還發明瞭那麼多設備,表情頓時尷尬起來。

剛才人家沒把這事兒講出來,看來是壓根不在意.

那可是發明啊。

要是他搞出了發明,肯定得整天把那張寫有報道的文章揣在兜裡。

李愛國看著楊興寨說道:“老楊,你的路籤機我並沒有研究過,只不過你注意到最近的國外期刊了嗎?”

“國外期刊?”楊師傅神情尷尬,“我很少看那玩意。”

“現在國外已經開始大規模使用繼電式電氣信號,來控制比賽區間行車。那玩意無論是安全性,準確性,還是方便性,都要遠超路籤機。”李愛國道。

當初李愛國初入機務段的時候,也曾想研究自動路籤機。

可是考慮到這玩意沒有幾年就要被淘汰了,如果大規模安裝的話,只會浪費鐵道上的資源,這才作罷。

時代的發展是無情的。

就像是一個年輕人花費三年時間練會了算盤,結果計算器出現了。

就像後世一家公司大力研究膠捲,結果數碼相機出現了。

太尷尬。

楊興寨的尷尬之處,正在於此。

“那我該怎麼辦?”他也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李愛國道:“老楊,其實繼電式電氣信號並不複雜,你完全可以報個函授班學習電氣知識,另外段裡面每年都有大學進修指標.”

能夠搞出自動路籤機,由此可見楊興寨的智商很高。

這樣的人,如果接受了專業的教育,將來肯定能夠為鐵道建設做出更大貢獻。

現在距離高考停止還有九年時間,楊興寨有足夠時間把握住機會。

楊興寨是一個有理想有抱負的工人。

聞言,思忖片刻,作出了決定,他重重點頭道:“李司機,我明白了,謝謝您!”

黑臉司機見此情形,縮縮脖子,斜靠在座椅上不做聲了。

這都是一幫大佬啊。

這年月火車速度很慢。

列車從京城到羊城,足足花了兩天時間。

四月二十三日,李愛國終於踏上了羊城的土地。

一汽廠的解放卡車從列車上卸載下來之後,劉國璋指揮隊員們將鐵道部用來展覽的商品裝在了卡車上面。

李愛國隨便找了一輛卡車,正準備跟周克一塊上去。

旁邊的卡車上傳來黑臉司機的聲音:“李司機,上我這一輛。”

為了迎接李愛國,他還特意打開了駕駛室。

只不過李愛國經過兩天的奔波,早被憋悶的空氣搞得頭疼,壓根不想再坐到卡車裡了。

他跟周克一塊,站到了卡車斗裡。

解放大卡車是第一款國產卡車。

嶄新威武的大卡車行駛在羊城的大街上,立刻引來了路人的圍觀。

五輛卡車組成整齊的方陣,沿途的街道上,無數圍觀百姓高舉雙手為解放卡車歡呼。

卡車頭上的紅布條隨風飄揚,氣氛拿捏得相當到位。

李愛國一手扶著卡車圍欄,面帶微笑,伸出右手分別向兩邊揮手致意。

“大傢伙辛苦了!”

“那位大哥,你別偷人家大娘的饅頭啊。”

“今天不發雞蛋。”

現場群眾得到回應,頓時沸騰起來。

“牛逼!”周克豎起大拇指。

“這人應該是解放廠的宣傳員了。”群眾這樣想。

“難道群眾發現我是優秀卡車司機了?”黑臉司機這樣想。

“這人難倒是鐵道部的優秀代表?”其他卡車司機這樣想。

“反了天了!還敢揮手,得趕緊把他轟下來。”劉國璋的臉黑了。

就這樣,卡車在歡呼聲中抵達友好大廈。

友好大廈宏大、莊嚴、瑰麗,正面坐落著一尊巨大塑像——一箇中國工人和一個老毛子工人相互緊握右手。

老毛子工人的左手高舉著凌空飄揚的旗幟,中國工人左手拿著一卷建設藍圖。

兩人攜手並肩邁步向前,象徵著民牢不可破的友誼和團結共進。

只不過,這世界上哪有什麼牢不可破的事物。

友好大廈原本是為了紀念和老毛子之間的友誼而興建的展覽館。

無論是外觀還是內部佈局,都充滿了老毛子風格。

甚至在展覽館的大門上方嵌著老毛子國徽和一個紅五星,及俄文縮寫“CCCp”四個巨大的字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