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狼愛牛羊 作品

第260章 回家過年

 三大爺一手拿著毛筆,一手按著春聯,抬著頭看著三兄妹,旁邊還有三個小屁孩等著三大爺賜墨。 

 大冷天的,在前院門口支了張桌子,就在這寫對聯和福字,桌上擺了不少的瓜子花生和糖果,還有兩蘋果,看來寫了不少了。 

 這是大院的慣例了,每年三大爺都會在這給大家寫春聯,也沒啥要求,有點花生瓜子就得,人家要的就這個範,大院裡的文化人,這是三大爺一年來的高光時刻。 

 不過別不服氣,人家三大爺的一手字還是真拿得出手,畢竟當老師的,天天得在黑板上板書,這日子長了,這板書的底子還真是沒人比得上。 

 別看朱雪峰兩世為人,這毛筆字確實是不如,自己有對子的,就口述,三大爺給寫,沒有的就三大爺現場從肚子裡掏,不算多好,但什麼天增歲月、花好月圓、春滿神州什麼的,詞還不少。 

 “三大爺,這事就不用麻煩您了,我們家,今年不弄這些,謝謝您了。” 

 三大爺一愣,好一會才反應過來,老朱才走,的確是不能貼這個,要貼也得找些其它顏色的紙,需要這個紙畢竟是少數,不好弄。 

 再說這種情況寫什麼,有什麼講究,自己也吃不透,自己糊塗了,這大過節的,觸了人家傷心事,多不合適,剛想道個歉,人家三兄妹已經走了,得,花生瓜子的沒換著,還把人得罪了。 

 “小峰你們回來了,還沒吃中飯吧,要不先弄點吃的,簡單先墊吧一口,要不餓到年夜飯還早著呢,這可受不了。” 

 鄒大爺老兩口早就在屋子裡幫著準備著了,聽到外面的動靜,趕緊開門。 

 “沒事的,鄒大爺,家裡點心不少,我們自己來就行,您看這事鬧的,說好了讓您來吃個年飯,您這還忙活上了,不合適,不合適,您歇會吧,我們來就行。” 

 老兩口有家裡鑰匙,原本是讓加個煤,免得暖氣沒了,沒想到老兩口還挺熱心,直接都忙活上了。 

 “家裡都還好吧,你們這兩天一個來回,也累得慌,先讓我們來吧,閒著也是閒著。” 

 鄒大爺脫了棉衣,挽著袖子,看樣子剛才也在廚房忙活,兄妹三人趕緊放下小包。 

 “都挺好的,大爺,沒啥累的,都是車在跑,我們也是坐著,這倆小東西還一路睡著,真沒事。” 

 “大娘,您這是做什麼呢。” 

 小妹緊著就湊了過去,鄒大娘正取了些土豆在削皮,看見小丫頭湊了過來,笑著解釋一句。 

 “我看你們家櫃子裡,已經準備了不少菜,尋思著做幾個涼菜,估計你們沒準備,這是想做個土豆泥的芥末墩。” 

 按說老京城人都愛用蔬菜尤其是大白菜做芥末墩,可吃過朱雪峰做的土豆泥後,又聽土豆泥做芥末墩也不錯,鄒大娘就記住了,這不找到個機會就想試試。 

 朱雪峰臉一紅,這老京城過年的年飯講究一個“四四見底”,是指宴席由四涼、四熱炒、四肉菜、四湯菜等組成。 

 自己瞎琢磨,安排了不少菜,可還真沒按這個講究來準備,這要是三兄妹自己吃就算了,現在請了鄒大爺老兩口,不按規矩來是有點不合適。 

 可就這幾個人,真要按老規矩可真是用不了,老百姓家也都變動一下,改成“四碟八碗”,即四碟冷菜、八碗熱菜,多為家常菜。 

 一會年飯上什麼菜,還真的重新規劃一下,要不然得讓老兩口看笑話了。 

 傳統四涼菜:炸餎餷、芥末墩兒、肉皮凍兒、五彩花生米,炸餎餷用乾隆白菜替代,現在再弄也來不及,花生米鄒大爺倒是都準備完了,肉皮凍傻柱還是幫著熬的,在地窖冰庫存著,涼菜算是齊了。 

 八個熱菜準備做紅燒鯉魚、蔥燒海參、清炒蝦仁兒、紅燒丸子、青蒜回鍋肉、滷雞湊一個,再炒倆素菜湊齊八個,這樣團團圓圓、開開心心都有了,有雞有魚的也算吉慶有餘了。 

 這些都是現成的,早準備好了,都在冰庫,這海參還是傻柱幫著發的,發好了就凍在冰庫了。 

 四湯菜要是按老規矩是準備不上了,一是來不及,二是沒食材,估計就今年的年景,大家都很難湊齊。 

 只能把數湊夠,是這麼個意思,再說就五個人,整四個湯也浪費,到時候熬一鍋骨頭湯,涮一鍋羊肉,再湊海米紫菜蛋花湯,一個雞湯完事,所謂“四四見底”,也就是討個四平八穩的意思。 

 朱雪峰把自己安排的菜一說,老兩口沒有二話,都說好,沒想到這朱家大小子準備還挺充分,家裡還準備了幾個,看來用不上。 

 “這餎餷大娘已經炸好了,你就別折騰那個什麼皇帝白菜了,大過年的,不讓他來家裡搗亂。” 

 鄒大爺提醒一句,朱雪峰只能接受。 

 “大爺,不是皇帝白菜,是乾隆白菜。” 

 “什麼乾隆、康熙的,都是老黃曆,現在不興這個,我看啦,炸餎餷就挺好。” 

 “行行行,聽您的。” 

 “骨頭湯和雞湯你也甭弄了,巧了,你大娘早燉上了,沒想到你也是這麼安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