捂中生友 作品

第一百九十四章忠心耿耿宋家將(一更,求訂閱)

 “不必賄賂譚稹,那樣只會弄巧成拙,譚稹會主動開口的!”

 老奸巨猾的劉延慶想了想,決定部分採納兒子的意見。

 他相信以宋徽宗好大喜功的性格和滿朝文武的輿論壓力,童貫絕對會渡河,而只要渡河,童貫就會體會到董璜加大遼鐵騎的恐怖。

 整體方向已經定好,現在唯一的問題就剩下了……

 “到時候,誰能去撓董璜軍之背呢?”

 劉延慶問出了一個很現實的問題。

 以劉延慶所部現在的情況,能夠選出五千精銳就很不容易了,且都是步卒,憑這些人去襲擊董璜軍後方,就算成功了,面對來援的董璜軍騎兵,恐怕也不可能跑得掉。

 “王淵久經戰陣,可為主將;另有小將韓世忠勇武過人,曾受到童貫打壓,這次剛好給他一個證明自己的機會!”

 劉光世幽幽說道。

 “好,就如此辦!”

 劉延慶最終拍了板。

 此時,遠在黃河南岸佈防的童貫還不清楚,他苦心設計好的大計,還未開始,就已經註定失敗。他所看好的將領,跟他根本就不是一條心。

 雖然說,不論是童貫還是劉延慶都沒有想過投降,但有時候,內鬥卻比投降更加可怕。

 而比內鬥更加可怕的是,有些明明已經投降,卻偏偏裝出了一副忠臣的樣子,比如說梁中書。

 以法正的為人,當然不可能在河北留下大名府這個釘子。

 時間退回到十天前。

 在龐德拿下相州、太史慈拿下洺州後,法正就都督二人在大名府會師。

 梁中書梁世傑瞬間坐蠟。

 他的第一反應是逃跑,但看到董璜軍威風凜凜的騎兵,卻只敢緊閉城門。

 正當梁世傑一籌莫展之際,手下都監大刀聞達、天王李成卻來請戰。

 李成道:“賊軍士氣正旺,城內人心惶惶,若不能大敗敵軍一場,大名府必不能守!”

 聞達也是同樣的看法。

 “你二人可有良策?”

 梁中書梁世傑很無奈,軍事上的事本非梁世傑所長,他擅長的是如何溜鬚拍馬搜刮百姓。

 “不若鬥將!”

 李成說出了自己的計策。

 “啊?可行?”

 梁中書覺得有些懸。

 都什麼年代了,人家憑什麼跟你鬥將啊?

 “明日可在陣前當面挑戰,敵將若不幹,便是露了怯!自然士氣大跌,我們只需堅守幾日,官家援軍也該到了。”

 李成解釋道。

 “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