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染布

  巧雲這幾個月都在跟小滿奶學紡線織布。

  除去小彩霞身上的衣服,又織成一匹葛布,說要給婆婆做新衣。

  之前小彩霞的衣服沒有染色,原布原色,現在江枝的這匹布就需要上色了。

  在農家,一般自己會織布的也要自家染色。

  講究點的會用山上的藍草染成靛藍、深藍,反正各種深淺不一的藍。

  不講究的就是草木灰加泥,隨便將布料染出淺灰色。

  現在,江枝和小滿奶就為這匹布染藍的顏色進行討論。

  小滿奶做了一輩子女紅,平時都是自己染布,所用的藍草也是當地很常見的植物。

  所謂的藍草,並不是一種植物,而是可以染色的多種植物統稱。

  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雲:“凡藍五種,各有主治……而作靛則一也。”他依次指出有菘、蓼、馬、木、莧五種藍。

  大名鼎鼎的板藍根就是藍草根莖,作用自不必細說,誇一句無所不能的神藥都不為過。

  而在藍草染布之前取出的浮沫靛花就是藥物青黛,治療喉炎的主藥,也是中國畫中的顏料花青色。

  從古到今靛染技術早就成熟,在《齊民要術》中就有詳細介紹,江枝現在不過是在重新體驗手工染布。

  小滿奶翻著江枝割回來的藍草,有些遺憾道:“可惜我那些染膏子,這兩年來沒染布就丟了。”

  江枝清楚,小滿奶說丟了是委婉說法,其實是賣了,大柱受傷後,家裡能換錢的都換了錢買藥看病。

  以前小滿奶需要染布,自然會自己用藍草製作染膏。

  要用藍草做染膏很麻煩,需要用大缸久漚藍草,時間長,還需要反覆加大量石灰。

  山上沒有那麼多石灰,也沒有泡藍草的大缸。

  而且江枝只染一匹布也沒有這耐心制染水。

  她想在小滿奶這樣的老專家面前,使用現代博主們的“古法植物染色”,雖然是班門弄斧,就圖一個方便快捷。

  博主們的染法非常簡單,就是將所需顏色的植物放在水裡煮出底色。

  再把布料放入四十度湯水裡浸泡片刻,取出後又在明礬為媒介的固色劑中再次浸泡。

  所需布料顏色深淺,就是浸泡次數和時長來決定。

  小滿奶賣了自制的染膏,但明礬卻保留下一小包,現在正好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