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國子監唱歌

 “各位皇子,都起來吧。國子監之內,無需行此大禮。” 

 “國公,要不你來給我們講點其他的吧?” 

 太子朱標率先提議,早已經厭煩了之乎者也的其他皇子紛紛附和。 

 “宋太傅,不知道你可有意見?” 

 宋濂畢竟是太傅,面子還是要給的。 

 “國公,您也是太傅,下官自然沒有意見。” 

 宋濂還沒從剛才的震驚中緩過來,原以為高志雲的地位已經很高了,沒想到今日才知道這地位是其他人遠遠不能比的。 

 高志雲哈哈一笑,一屁股坐在了椅子上,將各位皇子掃視了一遍,開口說道:“我們今日換個形式,諸位皇子來提問,本國公來回答可好?” 

 眾位皇子紛紛叫好。 

 朱標第一個站起來問道:“國公,四書五經之中您最喜歡哪一部?” 

 “如果非要選擇一部的話,那麼就是《詩經》。” 

 這個答案出乎了朱標的意外,他本以為雲國公會選《春秋》或者《大學》。 

 站在一旁的宋濂也有些意外,畢竟治國之道的話,還得是《大學》、《中庸》和《論語》。 

 高志雲緩緩地解釋起來。 

 “《詩經》乃有記載以來最早的詩集,它形式多樣:史詩、諷刺詩、敘事詩、戀歌、戰歌、頌歌、節令歌以及勞動歌謠樣樣都有。它內容豐富,對周朝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如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 地貌、動物、植物等各個方面都有所反映。” 

 “我們可以從《詩經》所反映的方方面面來窺探周朝滅亡的原因,再回過頭看看我大明朝是否存在同樣的問題。如果有同樣的問題,我們應該怎麼去面對和解決。而這些問題是實實在在的問題,不是簡單的之乎者也或者禮義廉恥可以解決的。” 

 “唐太宗李世民曾說過:以銅為鏡,可以正衣冠;以史為鏡,可以知興衰;以人為鏡,可以明得失。可以說,《詩經》是周朝的一面鏡子,我們更要好好地利用這一面鏡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