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8.還禮 年假......

回去自是也不能閒著,沈寧在灶屋裡做吃食,桑蘿在另一口灶上給幾頭羊熬點精料。

所謂精料,其實就是家裡日常磨豆漿做豆腐時存下來的豆渣,再加些糠麩熬成糊糊,晾得不燙口了送上去,暖暖的吃一頓,羊是最喜歡的。

比之純吃草料,也提升免疫力,平日裡其他羊是偶爾吃,大多是先緊著揣了崽的母羊和羊羔供給,這六頭羊大冷的天在山裡走了幾天,所以今晚是格外吃一頓好的,比單純喝溫水要滋補。

沈銀和沈鐵也聽著動靜穿好衣服過來了,幾個娃兒對羊舍那股子熱乎勁兒還沒散,尤其是住進了羊的羊舍,因而這精料熬好,晾得不那麼燙了,兄弟四個就提著那料桶湊一塊兒往山上去了。

沈家薯蕷是真多,七八百斤,沈烈氣力大,自己沒少挑,各家又都幫著挑了一些,才算是把東西一趟帶了回來,別家幫忙挑的都堆放在許家屋外的廊簷下,沈烈走了三趟才全搬了回來,最後一趟拎回來的還有半扇野豬肉。

看四個小的樂顛顛提著半桶精料往山上跑,他問桑蘿:“山裡羊舍建好了?”

“搭好了兩間,小金幾個這會兒正新鮮。”桑蘿應著,目光卻都落在沈烈拎回來的肉上,上前看了看,道:“路上遇見野豬了?”

沈烈點頭:“野豬群,二十多頭羊,動靜太大了,好在這趟去的人多,不然這些羊難說能不能全須全尾的護下來,不過東西多,獵了野豬也帶不回來,所以只獵了兩頭衝得猛的,其餘逃的由它們逃了,咱們家分了半扇。”

半扇也很多了,桑蘿瞧著少說有七八十斤。

“正好明兒給趙大叔和趙四叔把工錢結了,這新鮮的野豬肉要送進城裡換糧也換得起價,下了雪,這幾日活兒也不好做,索性就給七日假,過了正月初三再來。”

臘月初三上的工,雖未足月,但再有幾天就過年了,正好有新鮮的肉,這會兒先給了,趙家也好過個豐足年。

~

把帶回來的薯蕷都堆好,蓋好草氈,沈寧煮了幾碗菜泡飯,又燒了兩大釜的水,又招呼餵羊回來的沈銀回家也燒水去,三個人熱乎乎吃了,洗了一身風塵,已是夜半了,各回各屋準備歇下。

沈烈把之前在村外村和谷底留的鎖頭也帶了回來,都拿進房裡,準備收進櫃子裡,只是回到自己房裡,還沒把鎖頭放好,就發現屋裡多了好些竹簡。

他自己常讀的那幾卷竹簡不需要翻找就能辨認,隨手拿了一卷新的就著油燈看了看,這一看愣住了。

“哪來的?”

桑蘿把小心收著的木匣端出來,道:“你們走了沒幾天,刺史府送來了這一匣子帛書,我擔心帛書損壞,這些日子帶著阿寧各抄了一份。”

把太原曾氏大致與沈烈說了說。

沈烈愣怔,一時想起那日刺史來大興莊的情景,握了桑蘿的手道:“我這也是沾了你的光。”

薯蕷人工種植且產量高,這才引得刺史注意,更大的可能是因為阿蘿說的薯蕷種植之法未藏私,數年前就教了出去。

夫妻小別十餘日,自少不得溫存,雪夜裡格外冷,沈烈回來桑蘿倒是睡得暖了。

一夜好眠,因著外邊下了厚雪,孩子們都興起,早早的莊子裡就有孩子的笑鬧聲了,聽著是打雪仗。這聲音聽著喜興,桑蘿也沒賴床,索性也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