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從穿越85開始 作品

第250章 棉紡廠大會結束

  棉紡廠工人若是沒錢購買股份,他哪怕找銀行或者以之後收入來抵都沒問題。

  但這種模式的壞處在於,工人們還是有著鐵飯碗的心思,真正的管理人員可能最後還是老一批人。

  並且縣裡仍然保留了對於棉紡廠的控股,哪怕他在位時答應不參與經營,不會干擾棉紡廠在股份制模式下的生產。

  但他保證不了下一任的想法,一旦經營有起色或繼續改革,重新借題發揮以股份插手經營,這對棉紡廠的來說反倒是新的困難。

  第二種改革模式的更為直接並且也更加大膽,屬於徹底“民營化”。

  這種模式勝在產權清晰,內容明確,不會有大的紛爭。

  但是對於政府或者沈旭東的壓力更大,或者說需要非常大的魄力。

  哪怕縣裡是收了全廠職工的參股資金,並且是全體員工參股集體經營的模式,但國有資產流失的這個風險依舊存在。

  在這個股份制究竟姓“資”還是姓“社”都沒明確的年代,他這種模式相當於是全國的一個先例。

  沈旭東清楚上頭其實對於股份制肯定是支持的,但是到今年為止都沒有徹底明確的態度。

  沒有明確就意味著有爭論,他雖然只是對縣屬的國營企業進行改制,還是一家已經快沒落的棉紡廠。

  但是想第一個吃螃蟹,做出徹底的股份制企業改革,某些風險他就是得擔著。

  還好這方面他在寧州有自己老師章書記作為後盾,並且他的那份股份制改革的報告也會交給省委蘇書記過目。

  只要蘇書記能夠贊同,他這改革的壓力就會為之一清,問題就不會太大。

  全場的職工都在靜靜思量,畢竟這次的改革需要自己掏出真金白銀,誰能不慎重。

  並且對於沈書記說的話也理解,都是國家的東西,怎麼可能白送給大家,廠裡這麼多的設備以及廠房哪樣不值錢?

  “這兩個方案是我暫時確定的,最後真正實施哪個方案不確定,甚至最後可能採取新的方案也說不準。大家回去後要是有什麼想法,也可以跟廠裡的凌廠長提,由他轉述給我。”

  話說到這兒,沈旭東對於今天開的全廠大會目的也已經達到。

  “黃主任,你還有什麼不清楚的地方想問的麼?”沈旭東準備結束會議前,還再次跟黃主任確定一下。

  畢竟黃主任如今算是員工代表,並且沈旭東對於黃主任還有幾分好感,也多了幾分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