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途:從穿越85開始 作品

第346章 持續實地考察

  "而我們廠滿打滿算都不值五百萬,但要是沒新產線,不光產量上不去,連產品也實在落後,算是陷入死循環了。”

  沈旭東一邊看著廠裡的車間工人的奮力生產,一邊聽著陳廠長講述廠裡的經營情況。

  慢慢對乾電池行業有了部分粗淺的瞭解,他記得後世國內最出名的乾電池品牌“南孚”。

  打出的那句家喻戶曉的“一節更比六節強”的廣告,如今聽陳廠長這麼說後,怕也不是什麼真的聚能環,而是鹼性電池與碳性電池的差距。

  寧州電池廠看樣子經營問題不大,就是目前陷入了死循環,一邊沒技術沒產量,一邊又沒錢引進技術。

  跟他天門縣遇到的企業不同,天門縣的部分企業比方說棉紡廠,更大的原因還在臃腫的管理層上,佔坑不幹活拿工資的太多。

  寧州電池廠這方面看樣子問題不大,畢竟三個車間他都看了,廠裡總共也就三百來號人編制,幾乎都在車間幹活,不存在這種問題。

  如今經營不下去的原因,單純就是廠裡從五十年代開始就沒重視過新電池技術的研發,並且也沒改進過生產工藝,一如當年的手工作坊。

  愣是到了現在才想著引進新技術,只不過如今一點錢都擠不出來了。

  小姜拿著筆記本,在他身後幫著做筆記,反正最近是要將沈旭東走訪的每家工廠以及問題一個個的記錄下來。

  方便之後對各類企業做分類,以及沈旭東做最終決定調整。

  轉了一圈,瞭解了具體情況,跟著陳廠長來到廠門口,準備離開。

  “陳廠長,你們廠裡目前的情況,我這邊基本瞭解了。咱們高新區即將要作為改革的試點,絕大部分的企業可能都面臨改制,甚至可能是“民營化”的情況。”

  “咱們廠我覺得整體情況還沒那麼糟,就是該引進產線的就引進,哪怕價格高但學習和研發不能落下,起碼引進後能吃透人家的技術,做到複製與改進。”

  沈旭東說到這兒也頓了頓,這些改革都是高新區即將開展的動作,也不用藏著掖著,提前透露還能讓各個廠能有些心理準備。

  “關於資金問題,區裡哪怕市裡都不可能一次性補助你們五千萬購買生產線。如今市裡乃至省裡的大方向就是“民營化”,也就是靠你們廠自己。”

  “不過我倒是能幫你們廠裡聯繫市裡的幾大銀行,讓你們能依靠廠房做抵押,貸出這筆用來購買產線的資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