摟住油菜花 作品

第279章 還你個人情


                 第279章還你個人情

  由於香港的院線是各自獨立的,所以港片非常注重檔期。

  每年四大檔期,各大電影公司就會拿出自己最重量級的電影對轟。

  一些牛逼的電影明星更是會霸佔最好的檔期。

  1992年,永盛以周星池的《逃學威龍2》攻復活檔,《鹿鼎記》攻暑期檔、《武狀元蘇乞兒》攻賀歲檔。

  翌年又以《龍過雞年》和《唐伯虎點秋香》攻新年檔和暑期檔。

  與此同時,東方院線以周星池《家有喜事》攻新年檔,邵氏以周星池《審死官》攻暑期檔。

  在極短的時間內,造就了轟動一時的“周星池神話”。

  但像楊葉這樣,在一年中最冷門的檔期上映大片的,絕無僅有。

  無視檔期,但偏偏還成功了,僅憑這一點,就足夠讓業內震驚了。

  不過,對於楊葉,業內已經震習慣了。

  這次,楊葉讓出了最熱門的暑期檔,跑到最冷的九、十月份來映片,大家應該對他感恩戴德才對。

  於是,這次《霧社起義》上映,幾乎沒有人說怪話,大家談起來,都是各種往死裡吹捧。

  尤其是《電影雙週刊》,吹捧《霧社起義》實現了香港戰爭電影零的突破,而且是一出手,就將這個類型片提升到了巔峰。

  電影裡那些演員,劉德凱、馬景濤這些新人,忽然之間就變成了炙手可熱的明星,各種戲約不斷。

  連徐風、張艾嘉、胡慧中這些電影中的龍套都忽然多了超多邀約。

  其實她們來就是當紅明星,也沒什麼好說的。

  不過,這些人暫時也不急著接活,每天跟著楊葉跑路演跑得飛起。徐風沒跟著,她在家帶娃。

  跑路演這種事,對票房的增長是非常明顯的。

  根據後世的統計,電影的主創們每跑一場路演,該片在附近電影院的票房收入可以增加三成。

  而且跑路演也不光是增加票房,還會增加粉絲的凝聚力,令粉絲變得十分長情。

  雖然如此,現階段也只有楊葉、陳龍等少數演員才會跑路演,香港其他的演員是不跑的。

  他們一年要拍好多戲,這部戲拍完,馬上就拍另外一部戲,甚至一天要同時待好幾個劇組,根本抽不出時間來搞這個。

  劉德凱、馬景濤這些新人都不傻,知道跟著楊葉跑路演的好處是大大的。

  多和觀眾們互動,對於增加自己的名氣大有好處。

  楊葉在跑完香港和澳門之後,便率隊前往吉隆坡和新加坡,在當地合作伙伴的戲院裡各跑了兩場。

  還順便視察了一下兩地的“亞洲廣播電臺”,和員工們見了個面。

  說起來,當初打包把這些電臺收購回來後,就當起了甩手掌櫃,除了定期派人查賬,壓根就沒管過,電臺的員工們真的是爽翻了。

  雙十節前夕,楊葉率隊抵達臺北,正式開啟在臺灣的路演。

  由於這是一部講述賽德克人抗日的電影,所以除了傳統的臺北和高雄兩地之外,還特別在賽德克人的家鄉宜蘭、花蓮安排了兩場。

  ……

  臺北,西門町。

  早在1896年,此地就有了第一家戲院“東京亭”。

  到了三十年代,便戲院林立,發展成了著名的電影街。

  林清霞就是在這地方逛街,被星探發掘,從而成為一代巨星的。

  楊葉已經老長時間沒有在臺灣的公開場合露過面了。

  此次路演一開啟,立時便讓人知道什麼叫踏馬的巨星風範。

  中影的戲院外聚集了一萬多人,摩肩接踵,水洩不通,市政府不得不派遣大量警力來維持秩序。

  中影把門票價格提高到了300新臺幣一張,結果一放票,就瞬間銷售一空。

  現在在黃牛手裡已經炒到了1000臺幣一張,而臺灣的電影票價才60新臺幣而已。

  很快,一輛花車緩緩開了過來,車頭寫著四個大字:謝謝大家!

  楊葉領著一眾演員,站在花車上,不停地向人群揮手致意,擁擠的人群頓時就沸騰起來了。

  無數小姑娘拼命地喊著楊葉的名字,朝著花車擠去,好在警察早就拉好了隔離帶,不然真的可能會出事。

  來到戲院門口,一個黥面老人領著兩個少女,雙手捧著一件賽德克人的民族服裝,站在門口等著。

  楊葉身手敏捷地從車上跳下來,和老人互相行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