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斤五百克 作品

第547章 下一步(第二更)

 但是在劉海穿越的時候,全世界各地又發現了越來越多的油田,而且以前開採完的油井裡面又會冒出一些石油。 

 反正在劉海穿越的時候,全世界的石油按照那些專家的話還能用幾十年,至於說天然氣煤炭這些更加不知道還會用多久。 

 鋰電池在實驗室其實很早就有相關的理論,在1912年就有了。 

 不過成功製造出鋰電池是在1970年,代埃克森用硫化鈦作為正極材料,金屬鋰作為負極材料,製成首個鋰電池。 

 1980年,鈷酸鋰可以作為鋰離子電池正極材料。 

 1982年,首個可用的鋰離子石墨電極由貝爾實驗室試製成功。 

 1983年,錳尖晶石是優良的正極材料,具有低價、穩定和優良的導電、導鋰性能。其分解溫度高,且氧化性遠低於鈷酸鋰,即使出現短路、過充電,也能夠避免了燃燒、爆炸的危險。 

 1989年,發現聚合陰離子的正極將產生更高的電壓。 

 然後在第2年索尼發佈了第1款商用的鋰電池。 

 讓劉海頭疼的是自己怎麼把這些技術方向拿出來。 

 主要是現在把研究方向拿出來,就要寫一堆理論,而劉海對這方面又不是很精通。 

 “要是有自己的公司就好了,直接下達命令就好了,不像現在搞個什麼事情,還要找一堆藉口。”這件事情也讓劉海很頭疼。 

 鋰電池這絕對是一個大風口,在2020年,鋰電池充斥著人們的生活。 

 各種各樣的電氣設備基本上都離不開電池,從計算器,電子秤,手機,監控,電腦,再到汽車以及軍事裝備。 

 當然鋰電池沒有鉛酸蓄電池安全性高,劉海就想到了免維護電池。 

 劉海想到免維護電池,就想到了以前看到的一個新聞,就是某電池大王向國外某個大學捐款1000萬美元,然後獲得這個大學教授的稱號還是什麼? 

 後來據說捐款這1000萬還是挪用的公款,然後就被公司踢出去了,至於具體是怎麼回事,劉海並不清楚。 

 當然到了2020年,這種事情已經是司空見慣,國內掙錢捐給國外,然後讓子女去大學上學,不過好像某個冤大頭的子女後來被退學了。 

 其實國外很多大學都有這樣的操作,只要你有足夠多的錢捐給學校,那麼學校就可以讓你的學渣兒子進學校讀書。 

 當然國內也差不多,有錢人子女出去換個國籍回來就免試入學。 

 初級版本的免維護電池已經在1970年被髮明出來了。 

 劉海把這個想法記在腦子裡面,要收集相關的資料,畢竟現在免維護電池發展到哪一步了,還要看具體情況。 

 不過搞發明也要看當時的科技水平,如果搞出來的東西沒辦法大規模應用,那麼很可能專利到期之後都沒辦法大規模運用。 

 作為商用的東西,一定要有性價比,而且還不能把所有利益都捏在自己手裡,不然就會像小本子研發的氫能源一樣。 

 劉海穿越的時候,氫能源按照道理說是一個很環保的產業,但是為什麼全世界沒有大力發展。 

 就是因為小本子把這些關鍵技術捏在手裡,有國家之間的博弈。 

 當然也有新能源發展的一些短板,比如在氫能源的提取儲備應用方面,特別是安全方面。 

 氫氣的滲透性很高,所以需要的安全措施就更多,另外要想使用氫氣,那麼還需要龐大的基礎設施。 

 單純一個新能源電車在劉海穿越的時候就能看出基礎設施還很短缺。 

 如果換成氫能源,所有國家要修多少的基礎設施才能為客戶服務?這些基礎設施又是誰來買單? 

 再說氫氣本身就是用電產生的,那麼不如直接用電。 

 電這個東西在全世界算是基礎設施最廣的一個。 

 而且相對來說電還可以自己操作,隨便就可以在自己家裡安裝充電設備。 

 當然所謂的環保不過是西方為了打壓其他國家的發展喊出來的一個口號。 

 也就是間接提高其他國家發展的成本,劉海穿越的時候肥鵝跟他弟弟打仗,整個歐洲都開始燒煤炭,還開始用煤炭發電,這就是西方那些人所說的環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