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愛吃苞米 作品

第224章 發展計劃

“對,對,吃,快吃,這味兒,撓撓的,你們就吃吧,一口一個不吱聲!絕對沒得挑。”

兩名一吃海鮮就肚子疼、脈搏加速的過敏人士,羨慕的看著鄉親們大快朵頤,饞的直流口水,舔嘴唇,卻也毫無辦法。

藥房的郎中可是說過,要想健健康康的多活幾年,不想在床上癱著,就不能破了海鮮的忌口。

一群人吃的正帶勁兒,忽然就聽李看山大聲喊道。

“鄉親們,有誰打算離開咱們這裡,回老家去一趟麼?或者是嫁進來的媳婦兒們,最近有誰計劃著想要回孃家去嗎?”

李看山的話一出口,鄉親們頓時炸了鍋。

“不去,不去不去,這地方這麼好,誰要回去過吃了上頓沒下頓的日子啊。”

“沒錯,在這裡生活多有奔頭啊,誰願意回去誰回去,我是絕對不回去了。”

“俺才從孃家回來沒幾天呢,也不回去了,這一來一回耽誤不少時間,還不如多做些活兒,多攢一些吃穿用度的獎勵呢。”

“老村長,你……這是要趕我們走嘛?”

“是不是人太多,村子裡負擔不起咱們這麼多人的吃喝了,我可以少吃點兒的老村長。”

“是啊是啊,我也可以少吃點兒呢,這魚……這魚我不吃了。”

李看山見人們聊著聊著,曲解了自己的意思,當即又解釋一番。

“鄉親們,大家誤會了,不是要趕大家走。而是想讓大家把自己的家人親戚朋友都帶過來咱們靠山村。

大家也都看到了,隨著咱們越來越好的發展,村子裡各種活兒都缺人。紡線的、織布的、耕田種地的、蓋房子平地的、燒火做飯的、砍柴伐木的,人手是越來越緊。

咱們把自己的親戚朋友都喊過來,人多力量大,村子裡發展的更快,咱們大家也更有奔頭啊。

更主要的是,山神爺爺吩咐下來了,不忍看人間疾苦,要普濟蒼生,這片地方是山神爺爺的管轄地,我們有如此機緣能得到山神爺爺的庇護,又怎能讓家人朋友在外受罪受苦啊。”

聽到李看山的話,在場的很多人都激動不已。

“哇,老村長,真的能把孃家人喊過來?”

“是啊是啊,還能把親戚朋友帶過來?那麼說,遠房親戚也算嘍。”

李看山點著頭,道:“當然可以,都可以的。”

“那……老村長,已經……幹不動活兒的老人可以嗎?”

“還有癱在床上下不來的病人,可以嗎?”

有人擔憂的問出這個問題後,眼巴巴的望著李看山。

李看山猶豫片刻,就見問出問題的幾個人,臉上的擔憂變成了失望。

因為大家都知道,很多時候,猶豫就代表著拒絕。

李看山猶豫這下,足以說明他內心裡是不想要沒有勞動力的人。

唉,是啊,誰會願意要沒有勞動力的人,過來分一杯羹呢。

許伯安一直關注著盆景內的情況,看到李看山猶豫,急忙叮囑他道:“答應下來,只要是品行端正的人,服從統一管理,不管男女老幼,不管有沒有勞動能力,全都可以帶過來。若不然,和家人長期分居兩地,誰又能安心做事啊。

另外,如果新來的人當中有手藝人,比如說金大堅那類石匠、木匠,或者是郎中,獸醫等等,只要是有一技之長的手藝人,在咱們這裡做活或是帶徒弟,咱們村子裡都可以給予一定的獎賞。”

許伯安還有半句話沒說。

“千金買馬骨”的道理。

這地方如果能連沒有勞動力的人都能收留,相信會有更多的人會投奔過來吧?

李看山聽到許伯安的話,頓時有了底氣。

當即拍板道:“瞧你們兩個問的,這是什麼破問題啊,是我說的不夠清楚嗎?

家人……親戚……朋友,都能帶過來。聽清楚了,我說的這些,沒有任何附帶條件!

難道說你的家人親戚朋友老了、生病了,你就不認親戚朋友和家人了嗎!什麼臭毛病!

山神爺爺眼中,一視同仁!咱這裡都要,都給咱帶回來。家人團聚才是過日子,分居兩地算是個什麼事兒啊。”

聽到李看山的呵斥,那兩個提出問題的人滿臉羞愧,卻又是滿眼激動的神情。

“我明白了老村長,對不起,是我們太沒有格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