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兒帶吳鉤 作品

第282章 國本之爭

趙長歌看了一眼惶惶不安的朱翊鈞然後開口說道:“朱翊鈞在六歲的時候就被立為太子,在隆慶六年的時候即位,因為從嘉靖時期開始朝廷就遺留了不少的問題,而朱翊鈞登基之後,朝事主要依靠的就是內閣大學士張居正。”

“張居正在內政方面推行考成法,裁撤了很多政府機構中的不作為的官員,改革了賦稅制度,推行一條鞭法。軍事上加強了邊防武備,重用了名將戚繼光總理薊、昌、保三鎮練兵。”

“在朱翊鈞親政之後,也算得上是勵精圖治,生活節儉,有明君之風範,也有人稱這段時間為萬曆中興。不過後來因為國本之爭等問題,朱翊鈞開始厭倦的朝政,自此之後不願意再上朝了。”

“國本問題?”朱載坖輕聲的呢喃了一句,這國本之爭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能讓一開始還算勤勉的朱翊鈞逼的不願意再上朝了呢。

見大家好奇,趙長歌就為他們解釋了一下:“所謂的國本之爭其實就是朱翊鈞冊立太子的問題,因為太子乃是國之根本,所以這件事情被稱為國本之爭。”

“當時有兩派分別擁護了皇長子朱常洛與福王朱常洵爭奪太子之位。朝廷大臣按照明朝冊立長子為太子的原則,大多數都是支持皇長子朱常洛的,只是朱翊鈞自己並不喜歡王恭妃所生的皇長子,更加喜歡鄭貴妃,所以有意立鄭貴妃所生的皇三子朱常洵為太子,但是卻受到了大臣與皇太后的極力反對。”

朱元璋看了朱翊鈞一眼,他是一個十分強權的皇帝,所以他認為太子之事朝臣不應該插手,誰是太子就完全應該看皇帝的心意,若是一個皇帝什麼事情都要被臣子限制,那皇帝還算是皇帝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