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1716章 女神的密語(六十一)

    那時候的八旗子弟還不像清末那樣,提籠架鳥,終日無所事事在街上閒逛。他們打敗了沙俄,簽訂了尼布楚條約,佔領了庫頁島。黑龍江和烏蘇里江流域也算是滿族人的老家,對關中生活的明朝居民來說那是個苦寒之地,根本就沒人願意去,只有被流放的犯人才會去那個地方,即便丟了對漢族人也沒有影響。

    給自己幹活和替別人賣命當然不一樣,自己的家業如果自己也不顧了,當然不能指望外人會把它當成自己的事業經營。

    如果英國貴族們當年不去北美殖民地去,美洲當然發展不到現在的規模,不過美洲的那些資源英國人也一樣享受不了。

    北美獨立也與英國老爺們不願意去美洲統治,給了殖民地議會太多權力有關。也正是因為沒有人願意去,才會把奴隸弄去那邊拓荒。

    這塊地只要少爺還認是自己的家業,哪怕帶著高爾那樣的打手去也行。

    選平民子弟進名校也是在選少爺你自己日後的班底,不用接手父親塞給你的那些他用著順手,你用著不順手的人了。

    這世界不是所有人都是文明禮貌講道理的,歐洲移民佔領了當地土著印第安人的土地,這些人三天兩頭得上門燒殺搶掠,如果不是因為如此,也不會有戰爭,沒有戰爭就不會有那麼多孤兒寡母流離失所了。

    奧達特·羅森老了,他受不了了,壓力太大,塞勒姆教區居民惰性太大又不聽教化,給這些人甜頭他們才肯幹一點事。

    活到老羅森的那把年紀也是時候輪到他到城裡享福了,帕里斯雖然年輕,卻不是哈佛的熱血青年,就憑遠大志向和馬歇爾的一句話就跟他去戰火摧殘後的歐洲搞建設去。他給了八個條件,一個不答應他就不去,塞勒姆教會團全部點頭答應了,帕里斯這才很不願意,又假裝自己充滿熱情,想給塞勒姆帶來一點改變,帶著妻兒住進了當地人給牧師安排的住所。

    那房子位於村子的十字路口,座落在一塊兩英畝的土地上。

    房子有一個大煙囪,大煙囪的周圍有四個壁爐,急需修繕,籬笆已經爛的要塌了,灌木叢侵佔了三分之二的草地。冰涼的空氣裹挾著怨憤、憂慮和沮喪,穿透牆壁吹進了屋裡,很難說到底屋內屋外哪個更暖和。

    好在帕里斯很有先見之明,提出的要求裡說道要教區提供木柴,結果帕里斯在那裡住了三個星期才收到兩小車木柴。

    牧師住宅裡只有一張寫字桌和一面鏡子,其他傢俱要牧師自己添置,幸好他把這些東西從波士頓搬來了,在將四個有壁爐的房間刷白後他修了一個大披屋,是給和他們一起來的奴隸住的。

    聖餐檯上放的是錫杯,當時更富有的教區會用銀酒杯,帕里斯自用的銀酒杯都比聖餐杯高級。

    比想象中還要慘淡的生活讓帕里斯悶悶不樂,這讓他的情緒變得沉悶又固執。運送木柴對地方而言是一種重負,這或許是帕里斯為贏得尊重而做的鬥爭,只要柴火沒法送達或者不符合標準就會招來抱怨“這不是些軟木嗎?”

    後來一個信友卸下了柴火後對他說“難道我們聽佈道的時候不也很疲軟嗎?”

    就這樣,柴火的問題成了一件大事,村議院希望募集資金讓牧師自己安排,帕里斯則希望村裡有人急需給他運送柴火,雙方的關係日益緊張,帕里斯為人固執,拒絕了村民的募資提議,然而柴火的價格又會隨著國王對新英格蘭採伐、出口的限制而波動,隨時可能上漲,1689年大部分時間都在為了這事爭論不斷。

    帕里斯在幾個鄰村的牧師,以及另外兩名塞勒姆牧師的見證下接受了任命,這對塞勒姆村和它的新牧師都是重要一步——禮成,別管美女多不願意,她已經和那個富有的侏儒成為夫妻,得不到教會的許可不許離婚,儘管那個侏儒的家裡看起來並不十分富裕。

    帕里斯一開始的演講提起了約書亞、展望了一下未來,農民可以攜手共進,大家以後彼此相親相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