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一百八十一章 花之爭(二十三)

    武松犯的是“嗔”,他殺了潘金蓮為兄長報仇,完全不顧他的侄女。

    西門慶犯的是“貪”,如果他能有節制,不是這樣縱慾,他不僅可以保全性命,還可以利用優越的條件過得比清河縣大多數人好。

    佛教裡的“痴”講的是愚笨,但“痴”也有入迷的意思,武松是潘金蓮愛的第一個男人,當她聽到他求親時居然答應了,她見到武松,頭一個就是想到的姻緣,想將這段姻緣留在她的家裡,她沒有想到過門之日就是她命喪黃泉之時。

    為了復仇,武松也不管周圍人的指責,它和愛情、貪慾一樣能衝昏人的頭腦。

    西門慶朦朧淡薄的理性讓他認識到聰明的潘金蓮其實並不是他最喜歡的,然而在臨死的時候他還是希望自己的妻妾們能守著自己的靈,並且安排後事時記得為潘金蓮日後的生活謀劃,等吳月娘來了,替潘金蓮說情,擔心自己死後潘金蓮在這個家無立足之地。

    這種感情是不是愛不好說,不過“一日夫妻百日恩”,“人之將死,其言也善”。

    據舉人說,人死前能看到鬼,西門慶當時就看到了花子虛、武大郎在他眼前站立,問他討債來了。

    竇娥是一位年輕女子,因遭人陷害被指控毒死自己的公公,死者的兒子把她告上官府,昏官不顧竇娥一再喊冤,判處她死刑,押赴刑場,斬立決。此後皇帝下旨派高官去探察民情,重新市理判過的案子。這位高官正是竇娥的父親,他當然不知道,這場血案已經讓他永遠失去了女兒。他離開女兒之後,發生了一些變故,女兒也改了名字,這一切他都不知道,而且一直被矇在鼓裡。不過,就在他打算把此案所有卷宗通讀一遍時,卻感到睏意襲來,隨即閤眼睡著了。

    就在這時,一個鬼魂出現了,正是竇娥的冤魂,她走進來,看著四周,悲聲哭泣。老人在夢中看到她這副傷心的樣子,也跟著哽咽起來。隨後他猛然驚醒過來,但發現屋內僅有他和書吏兩人,而書史正在睡。房內似乎有一個影子總是在燭光周國輕盈地閃動,燭光變得飄忽不定,忽明忽滅,老人每次起身想別一下燈芯、鬼魂就會把他剛閱的卷宗翻回到那份不公正的判決書上。最後,終於在父親面前現身。見此情景父親不由嚇得驚魂喪魄,但剛回過神來便開始詢問案情,好似她還活著一樣。

    估計不會有哪個男人會為《金瓶梅》中的潘金蓮像竇娥一樣昭雪,這也是她可憐的地方。

    她是作為一個人活著,比紅樓夢裡的小姐們鮮活,雖然她住的地方是“綠窗”。

    西門慶死後潘金蓮也差點被賣了,就像賈府破滅後的那些貴族小姐們,“鳳辣子”也一卷草蓆裹了下葬,就跟她以前處置下人時一樣。

    舉人曾經給他講過一個記錄在《螢窗異草》裡的故事,他那個時代的文人很喜歡寫鬼故事,而且還是“古代”的,這或許是少數不用擔心文字獄的題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