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二百一十四章 花之爭(五十六)

    王亶望有兩樣寶貝,一個是成對的玉花瓶,另一個是一座玉山子,都是由整塊的玉雕刻而成,尤其是後者,被雕刻成了蓬萊仙境,上面有仙人松樹,但是這些抄家所獲的贓物裡沒有。

    乾隆命巡視河工的阿桂和福長安調查,很快就查出來閩浙總督陳輝祖居然見財起意,將王亶望所蒐羅的寶物調包了,玉花瓶和玉山子都在他那兒。

    陳輝祖當然難逃一死,不過皇帝是怎麼知道王亶望有一座玉山的?浙江距離bj也挺遠的。

    人們想起了乾隆三十三年,為了調查叫魂案那些隸屬於織造府的眼線,以及捕風捉影般的“粘杆處”,陳祖輝不知道這些,以為自己做得神不知鬼不覺。

    其實在甘肅爆發“災情”,需要捐糧賑濟的時候,乾隆就派人去甘肅的糧倉查過,看看是否屬實。但王亶望卻讓人在底下墊了木板,這樣從表面上看,糧食是滿倉的。相比起王亶望的科場舞弊,乾隆更擔心的是整個督查系統的失靈。如果按照大清律例,甘肅全省從七品以上的官員幾乎都要掉腦袋,整個甘肅的行政都要癱瘓,出了那麼大的事御史居然不知道?

    于敏中是漢臣裡擔當首揆最久的,擔當過上書房教習,教導皇子皇孫,當甘肅上書恢復捐監的時候于敏中擔當戶部上書。王亶望事發時他已經入賢良祠了,事發後他的牌位被移了出來。

    這一事件導致乾隆四十七年的科舉變得格外的嚴,正巧被舉人給遇上了。

    這一次考的不是八股文,而是試貼詩,寫這個不只是要熟讀四書五經,還要會歷代經、史、子、集中的佳句、名句、故事、史實,以及前人的詩句等等。如果說八股文是一個小池塘,那麼試貼詩則是汪洋大海,無邊無際,這樣的考題通常只有皇帝能出,而考生必須博學又專精,否則題目都不知道說的什麼。

    考試的格式也變了,改成試貼詩是在頭場試藝的後面,試貼詩的後面是《性理》,以前試帖詩是在試藝的後面。

    之前尼克在十三行商人家裡被人問蕭皇后吟《十香詞》是表達什麼意思屬於試藝,考的是古代史,但回答這種問題不能用八股文,而是要用律詩,換成舉人會這麼回答:

    宮室奢華舞昇平,朝綱不正義難盡。輕信讒言埋憂患,開胸可取比干心。

    比干是商紂王父親帝乙給他留下的託孤大臣,曾經諫言紂王不要那麼荒淫,後來紂王聽信讒言,暴怒下把比干的心給掏了出來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