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二百五十一章 花之爭(九十三)

    可是納蘭性德起初並沒有答應幫助吳兆騫,這使得顧貞觀非常失望,寒風中他寄居的寺院被積雪覆蓋,又擔心好友的安危,於是寫下了很悲涼的詩歌。

    舉人也住在關帝廟裡面,但他圖的是去總督府西花園近,一邊沿著水景溜達,一邊尋找寫奏摺的靈感。

    這位家庭教師很明顯已經忘了他的本職工作,或者說是立下的要將尼克培養成秀才的志願,尼克也拿著畫冊和畫具在淮安城裡到處閒逛。

    曹曦現在很忙,他每天都要在石畫舫裡見很多人,但他還是記得派了姚船長監視他。

    上一次對付抬滑竿的苦力,姚船長幫了尼克很大的忙,除了他不給尼克機會與別人說話,要說話也只能和他說,藉口他會說當地方言外,他並沒有限制尼克的自由,而且他有很熟練的操船技術,尼克想去哪裡他都可以駕駛船隻帶他去。

    尼克知道他是不可能像在廣州那樣單獨行動的,於是平靜得接受了這種安排,並且很享受別人替他撐船的服務。

    如果是劍橋的河流,學生們會用槳而不是一根竹竿,這讓他聯想起了手持一根管子的梟陽國人,他手裡拿的會不會是一根艄公用的竹子呢?

    尼克將這個想法記錄在了畫紙上,到了bj後,在翻閱了《四庫全書》才發現,《太平廣記》妖怪部第二卷裡,數學家祖沖之記錄了這麼一個故事。有一種長得很像木棍的奇怪生物多次偷吃一張漁網裡的魚,最後被漁人逮住,在哀求無果後這怪物連連問漁人的姓名,但漁人拒絕回答,只將其混在幾根木柴裡焚化了事。

    在《山海經·海外北經》中記錄了跂踵國,這個國家的人和梟陽國人一樣,踵是反長的,但他們沒有可以遮住臉的嘴唇,而且走路的時候腳踝不沾地。

    夸父追日渴死後,手裡的柺杖變成了鄧林,在跂踵國附近有一種名為“尋木”的木頭,類似梟陽國附近有桂樹。

    然而梟陽國在南邊,跂踵國在北邊,這是否意味著北方也存在“山魈”呢?

    人們對山魈有一種恐懼感,即便是遇到老虎也好過山魈。

    但也有人覺得他們很好相處,人類出種子,山魈替人種地,有了收穫後平分收成。它們性格耿直,絕不會多取多收,人類也不敢多拿,害怕會遇到危險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