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二百六十五章 花之爭(一百零七)

    天花曾經被一度稱為“虜瘡”,據說是外出征戰的士兵帶回來的,後來又被稱為“豌豆瘡”。天花這個名詞出現是晚近的事情,取自佛教用語,指的是“天界仙花,仙女散花”,將不吉利的事說得吉利可能是委婉表達病情的一種辦法。歐洲人則缺乏中國人的這種耐心,對於天花的稱呼直接源自於拉丁語variola,意思是傳染病。

    不管是寬慰人的委婉說法,還是嚇唬人一樣直接了當的說法,所表達的都是壞消息。

    在乾隆七年,jyg附近的一個村莊出現了一種怪病,先是渾身發熱,滾燙如烙鐵,接著骨骼變開始向外快速生長,刺穿手肘、膝蓋、熊糖和咽喉,死相慘不忍睹。據說這種病最早是由一個馬伕和廚師帶來的,他們去了銀川,維修由於乾隆三年地震而損壞的寧夏水利工程。

    官府命令禁止了謠言傳播,並且派兵將那個村莊的人給隔離起來。後來人們發現這種病並不是每一個人得了都會死,也有些人在皮膚下面長了一些隆起後,就停止生長不藥而癒。

    大概過了兩年就沒有人得這種怪病死了,等乾隆和準葛爾的戰爭開始,士兵一撤走,村裡人也不再繼續留在原來的村莊,各自離散了。

    這是阿訇早年在甘肅靈州讀書時聽到的傳說,就像舉人在宮裡聽說的各種各樣的“秘聞”,也有人將之稱為“秘史”,但真正的歷史應該是皇帝的起居注這種由官方編撰,卻沒有寫進正史裡的史料,宮女太監們傳的風言風語本身和民間傳說沒什麼區別,都是添油加醋了一番過的。

    順帶一提,阿訇希望尼克能從西北,而不是從殺虎口出鏡,北上去俄羅斯回歐洲。尼克答應了他的要求,他還在找“胊”這個詞所提起的古代植物,希望它不是指的“那種”植物。

    五月初五是端午節,這一天該喝雄黃酒,吃粽子和鹹鴨蛋,但南河總督府因為忙亂而忽略了。六月初六則是天貺節,是洗沐、晾曬,同時還是賞荷的節日,這種風俗起源於唐宋,那一天本來是給崔府君過生日的,因為他生前為官清正,死後成了閻羅王的親信,成為了崔判官,成了陰曹地府的頭號人物,身著紅袍,手拿生死簿和勾魂筆,站在閻羅的身旁。

    清宮裡的過法,是鑾儀衛將所有的鸞輿儀仗都拿出來晾曬,這不僅僅是為了節日,也在為皇帝啟程去熱河做準備。

    滿族皇帝對天花的恐懼讓他們在宮裡修建了天花娘娘廟,這是民間拜痘疹的女神,更何況bj的夏天酷暑難耐,在熱河接見蒙古王公不僅節省了“舟車勞頓”,而且還起了隔離的作用,在bj舉行的上元節就不會邀請沒有出過痘的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