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二百七十一章 花之爭(一百十三)

    在大多數人的印象裡,沙漠是廣闊而一望無際的,只有黃沙組成的山丘像海浪般綿延起伏。

    然而當風颳起來,被風捲起來的沙塵就會變成一個迷宮,這和那種有堅固圍牆,可以擋住人的迷宮不同,它是可以穿過去的。

    這時人們抬起頭,卻看不到天上星空指引方向。

    如果有指南針就好了。

    但是指南針卻並不是常用的物品,誰會沒事帶著它呢?

    外出旅行的時候往往會“未雨綢繆”,“綢繆”的意思是修繕屋頂,表達的是不能洪水來了才想起來修堤壩,饑荒開始了才想起來儲備糧食。但是要是因為擔心下雨就帶著蓑衣和雨傘,那麼就會造成很多不必要的負擔,會有人在準備去沙漠的時候準備雨傘麼?

    在《山海經·南山經》中有一種植物名叫“迷穀”,它長得很像構樹,卻有黑色的紋路,看起來霞光萬道,“佩之不迷”。

    這是讓阿訇覺得奇怪的地方,鬾陰人有一種神奇的力量,那就是製造迷宮,困住山魈,如果他們也因為迷路困在了迷宮裡,就會如同被送往克里特迷宮裡的希臘少年男女,要被迷宮裡的怪物追捕,所以他們應該有逃離迷宮的能力。

    在書中描寫的那種舌頭能開花的植物時,寫到“皮膚向對岸噴射霞光般華麗的毒刺”,晉朝人所寫的《山海經圖讃》中曾寫道:爰有奇樹,產自招搖。厥華流光,上映垂霄。佩之不惑,潛有靈標。

    似乎是在說這種植物可以做指南針的指針,但指南針的指針用的是磁石,植物怎麼會有這種能力呢?

    而且關於“佩之”的解釋,尼克與阿訇也存在分歧。

    “佩”可以指“佩戴”,比如將玉飾和劍掛在衣帶上。在佩刀劍的方式上中國和日本存在很大的差異,尼克在日本看到過武士佩刀,他們的刀柄是向前的,而清朝武官的刀柄是超後的;日本的武士會用繩子在刀鞘上綁很複雜的繩結,清朝刀鞘上會有兩個專門用來掛繩子的地方,用一根繩子很輕易就穿過去了。

    阿訇覺得“迷穀”也是可以隨身攜帶的,但尼克問一顆樹該怎麼佩戴呢?如果只是取一小根枝條,它能起多大的作用?

    而且“胊”的是由“月”和“句”組成,“句”在篆體字裡由“口”和“丩”組成,意思是彎曲、曲折,構樹則是筆直的,因此尼克並不認同“迷穀”就是“那種”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