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九十五章 遠處的幽靈(二十一)

  托馬斯韋恩用自己的影響力為小丑做了“推廣”,儘管“小丑”在他眼裡只是個小丑、一個罪犯。

  倘若舉牌贊成小丑當市長的人一開始像個笑話,那麼這樣的人多起來了,他們的投票可比關起門來,在富麗堂皇的“宮殿”裡穿著體面的人開晚宴的人多多了。

  在《無限宇宙危機》中,有一個“宇宙”講的是哥譚被邪惡所統治,這聽起來挺不可思議的,但沒那個可能麼?

  第二,演說家們需要錢,通過宴會演說家們會獲得有錢人的捐款。

  托馬斯韋恩已經很有錢了,他可能不那麼需要別人的捐助,但他需要別人的支持。

  “我們不需要蝙蝠俠!”小丑對他的信徒們說。

  每當蝙蝠燈亮起來,蝙蝠車就可以不受節制地在城市裡橫衝直撞地飆車了,就像“綠燈”,等它一亮,“車手們”就猛踩油門。

  但蝙蝠俠卻遵守著“毒樹之果”的規矩,如果是非法渠道獲得的證據,將無法在法庭上使用。每次他接到信號,在行動前都會找警察溝通,明白事情的經過原委,在經過思考後展開行動。

  他很憤怒,但他卻試圖控制自己。

  他的父母卻死在失控的暴徒手中。

  蝙蝠俠開的“蝙蝠車”並不是車,但是這種戰車造價太高,即便是軍方也沒足夠的預算列裝購買。

  科技讓布魯斯韋恩成了首個沒有超能力的超級英雄。

  要是別人也和他一樣富有的話,會幹和他一樣的事麼?

  雖然吉迪恩讓窮人也有了免費的律師,可以獲得法律援助,不過他很走運,他的第一個律師曾經在羅斯福內閣擔當內政部長,是他幫助吉迪恩獲得了複審資格。其他人會那麼走運,得到這樣豪華的法律援助麼?

  這造成了一種現象,儘管控辯雙方都有律師,但是窮人請不起更好的律師,也只能看著對方洋洋得意地逃脫法律制裁,離開法庭。

  有一部名為教父的電影,開頭的棺材鋪老闆找到了“教父”,讓他幫自己報仇,為此他什麼都可以做。

  每個人即可以是戴面具的蝙蝠俠,也可以是戴面具的小丑。

  在這個黑暗的鋼筋水泥森林裡,人們如同隨時可能被獵殺的動物,誰也不知道死亡和晚餐誰會率先到來。

  “媽媽已經為你體驗過了,這個世界是幸福的,所以才帶你來到這個世界”。

  不要打擾她的安寧,就像莉莉,她曾經是那麼幸福,如果不是因為有神秘人,她還會繼續幸福下去。

  海倫凱勒即便又聾又瞎,可是她有很多社會資源,光明也注入了她黑暗的世界裡。

  吉迪恩身心健全,只是他什麼資源都沒有,直到他入獄後才有時間以及一個圖書館供他學習。其他人則需要為生活而忙碌奔波,將精力和時間交給期望的“未來”,而那些東西,有些人一出生就擁有了。

  為什麼我沒那麼走運,像他們一樣呢?

  在愛情和麵包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

  雖然波莫納覺得,莉莉選擇詹姆,不是因為他家的金幣。

  詹姆為了莉莉改變了,而且他願意去幫助萊姆斯盧平,並且和他成為朋友,這並不是靠硬性規定必須養寵物培養起來的愛心。

  他想要成為一個騎士,就像那個17歲出海的男孩,他選擇當水手,而不是進入工廠幹活,或者是陸地上別的職業。

  沒有父母會對他說,這是個危險的職業,你不能幹。

  他是自由的,只是他沒那麼走運,第一次出航就遇到了海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