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3145章 銀鷹與金鷹(六)

這就是“世俗的利益”的威力,它是受法律保護的,夏洛特對柯林斯沒有感情又怎麼樣?她知道他三天內求了兩次婚,他需要的是一個“牧師的太太”,而她需要的是一個“自己的房子”,他們都能從這樁婚姻中找到滿足感。

莉莉不像艾琳,她選擇了對自己更好的生活,艾琳在嫁給託比亞後過得並不好,奎妮嫁給雅各布,至少還有雅各布的愛,不過那時美國是禁止巫師和麻瓜結婚的。

關於米勒娃的婚戀史並不是什麼秘密,只是米勒娃對外說她與道格分手是因為遵守當時的法律,而不像奎妮,為了和雅各布“合法”地結婚,參加了格林德沃的陣營。

像她這樣天生的攝神取念者對格林德沃來說很方便,不僅可以監聽周圍的人心裡在想什麼,也可以知道“盟友”的內心想法,他經常帶著奎妮一起行動,甚至包括一些公開場合。

一點小丑聞就可以成為把柄,讓政客們改換陣營,而他們往往不知道自己的秘密是如何被格林德沃知道的。所以當時的德國魔法部長已經被架空了,何況民眾還那麼支持格林德沃,他要怎麼做到“去做正義之事,而非容易的事”呢?

米勒娃沒對外人提起她為道格哭過,也沒說她與鄧布利多的交情是怎來的,在所有人的眼裡,好像他們從“世界誕生之初”就是一體的了。

‘人越是清晰地認識真和善,就越能自由地接受真和善,只有人在不知道什麼更加真或善時,他才抱有一種無所謂的態度。’

這是笛卡爾在另外一本書上寫的,波莫納想起了西弗勒斯捱了她一巴掌後那種無所謂的態度,這行為很顯然是不符合笛卡爾標準的“自由意志”。

有很多人譴責自由意志,認為正是因為人的自由意志導致了犯罪。

笛卡爾則認為,如果一切都是假的、虛幻的,也就沒有了來自外部的力量迫使我們屈從,“我思,故我在”,所以意志要麼是自由的,要麼是不復存在的。無比清晰的理智伴隨著強烈的傾向性的意志,也就是“越是清晰地認識真和善,越是接受真和善”。

她並不責怪他嗅她身上沐浴露氣味的無禮舉動,他很年輕,等他過了三十歲後就不會這樣了。他十幾歲的時候還騎過飛天掃帚給莉莉看呢,現在的他還會那麼幹麼?

當人做決定的時候,往往會權衡多項選擇,激情會藉助它誘發的慾望讓人有所行動,就像弗洛伊德說的拉馬車的馬,自我會控制韁繩,讓馬跑到其中一條路上,如果信馬由韁地讓它像怎麼跑就怎麼跑……如果將人類的眼睛蒙上,讓他自己“筆直”地行走,他最後不會走直線,大腦會根據眼睛得到的信息矯正,得不到外界的信息,大腦就無法有效地控制行走的方向,最終人會走出一個圓弧,因此在漆黑或大霧籠罩的荒野行走會“原地打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