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一百二十四章 討厭的旅伴

皮什格魯是被驅逐,而非引渡,如果是引渡按照英國法律需要進行引渡聽審。如果他在庭上抗辯,那麼調查真兇又會引起別的波瀾,何況他自己如何從卡宴跑回歐洲也需要解釋,他可以隨便指認,甚至法國自己,唯獨不是英國,因為英國船隻不能在南美洲登陸。但英國又宣佈過對聖馬洛群島的主權,它已經離開南美海岸線那麼遠了。

大陸架藏在海底,不會隨著潮汐露出。大洋洲由許多小島組成,可是這些島與澳大利亞共享一個大陸架。

有個叫尼古拉斯·鮑丁的探險者帶著30名植物學家、地理學家、動物學家、繪圖員、醫生等探索這片廣闊的區域,上次布干維爾只是穿越過它,完成了環球旅行,當時很多區域已經被庫克船長探索過,並且還被英國人佔領了。

尼古拉斯也去過埃及,卻沒有回法國,他送了不少植物種子和標本回巴黎植物園,像是送繳獲的戰旗。

毆仁·博阿爾內特其實已經不在這個世界了,可是他卻在別人的口中存在著,反而波拿巴剛才說她是不存在的。

她確實不存在於19世紀的法國,只是存在於這個夢裡。20世紀時她只是快速閱覽了他的傳記,還是英國人寫的,她也不在意傳記的內容真實性,一個麻瓜皇帝和巫師有什麼關係,揹他的歷史又不會在考試時加分。

據鮑丁的回覆,失去美洲流放地的英國人將不受歡迎的人口都流放到了這片海岸,由軍官負責管理他們。

路易十六曾經派一個名為佩魯賈探索過這片海域,但他卻在珊瑚礁迷路了,並且再也沒有出現在人類社會,路易十六上斷頭臺前都在掛念他。

迷失,是因為你在不屬於自己的地方徘徊。

在《阿提卡法》中,如果一個人因為暴力而死亡,其近親和親戚有權抓捕人質,直到對方支付罰金或交出兇手為止,抓捕的人質最多不超過三名。

共和國七年的人質法規定了每殺害一名“愛國者”,就要流放四個人質,參加暴亂的人,除首腦外,只要投降或放下武器,不予判罪。

可是夏多布里昂的親人卻盡數被殺,雖然他確實在比利時參軍過,不過只有少數人知道,大多數人都以為他是從美國回來的。他放下了盧梭主義,研究起了英國法律,他以為在裡面發現了自由和尊嚴。

可惜夏多布里昂沒有在倫敦或工業城市呆過,他一直呆在田園詩一樣的農村。

他沒有在那裡定居,成為德·孔堡先生,而是選擇了“回家”。

動物會看到食物中陷阱被捕獲,“家”對一些人是一種誘惑,還有些人卻恨不得離家,去外闖蕩。

阿不思說,決定一個人成為什麼人的是他的選擇。

她一度這麼認為的,直到她發現衣櫃裡的衣服早就已經有人幫她選好,又或者她以為可以從馬賽出發和去米蘭之間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