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534章 “雪狼”

    1776年印度饑荒的時候,英國在美國的殖民地也在鬧獨立。

    從1775年萊剋星頓的槍聲響起後,做糧食期貨貿易的就開始發財了。

    做農產品期貨的時候,要時刻關注供應和需求的變化、播種面積和天氣變化。

    官修史料往往從“革命視角”出發渲染美國獨立戰爭是一場“以弱勝強”“推翻壓迫”的進步運動,但真相併非如此。

    後來簽署了獨立宣言的國父們其實觸犯了當時大英帝國的叛國罪。美國獨立之初共有13個州,源於英國移民在北美大西洋沿岸建立的13個殖民地,號稱“獨立十三州”,總面積超過80萬平方公里,人口逾250萬。獨立戰爭爆發前,北美殖民地已經建立起發達的造船、毛紡織、釀酒、玻璃和冶金等眾多工業門類,而且糧食、棉花可以自給,捕魚業也很興盛。鼎盛時期英國三分之一的商船是北美殖民地建造的。生鐵產量甚至超過英格蘭威爾士,達到每年3萬噸。

    北美殖民地不同於英國本土,當地民風彪悍尚武,為了開拓邊疆保衛家園、抵禦印第安人和猛獸襲擊,殖民地不僅軍工業發達,而且民間槍械保有率也比英國本土高得多,形成了濃厚的“槍械文化”。獨立戰爭期間,神出鬼沒、槍法精準的北美民兵打得英國正規軍丟盔棄甲,給敵方後勤補給線和小分隊構成巨大威脅。

    美軍大陸軍和武裝民兵總兵力始終不少於4萬人。先後有20萬人扛槍上陣,素來被說成“弱小”的美國海軍也有約160艘艦船。此外戰爭進入到關鍵階段後,法國和西班牙還派出了6.3萬人的地面部隊和146艘軍艦馳援美軍。

    反觀英國,雖然號稱世界頭號殖民強國,但其大部分兵力、彈藥和其他軍用物資都要橫渡大西洋從本土或歐洲運來。

    英國剛結束了與法國爭霸全球殖民地的“七年戰爭”,元氣大傷,當時英國本土人口也就五六百萬,即便在戰爭前期華盛頓帶領大陸軍獨自抗英階段,法國和西班牙外援尚未趕來時英軍已經暴露出兵力嚴重不足的致命軟肋,全球殖民地的數千萬人力資源也很難動員起來用於對美作戰,如果強行抽調本土人口,那麼就會影響播種面積,這是在大型農業機械普及前勞動力制約的。

    當時北美殖民地盛行奴隸制,華盛頓、傑斐遜等開國元勳都是大奴隸主,倒是英國早早的在1807年就宣佈了廢奴法令,而“美國革命者”們直到半個世紀後才被一場血腥內戰推動著不情不願地廢除了奴隸制。

    美國獨立後所構建的“三權分立”政體,無論從行政效率還是民心威望上,都遠不及英國的君主立憲制。原本不少北美殖民地高層人士並未打算獨立建國,還幻想著英王能“皇恩浩蕩”給予殖民地寬容政策,免收一些苛捐雜稅,誰知英國也是端著高傲的架子揮兵鎮壓,導致最後連保皇黨也失去了對英國的信心。

    習慣了君主集權制,一時間要習慣“民主”不是那麼容易的,獨立後很多人滿腦子還是“王權思想”,甚至跑去勸說華盛頓登基當“美國國王”,建國初期的美國就是一團糟。

    當時英國也無暇顧及他們,兵力不夠的問題是顯而易見的,戰爭持續到1783年,冰島拉基火山噴發,它噴發出來的含硫毒氣毒死了四分之一,毒氣甚至漂洋過海飄散到歐洲上空。

    先飄到挪威卑爾根,6月17日蔓延至布拉格,18日到柏林,20日到巴黎,23日降臨英國.當時英國人記載稱,霧氣是如此之厚,導致停泊在港口的船隻根本無法航行,太陽變成“血紅色”。

    法國中北部的沙特爾市八九月間的死亡率達到了5%。在英國八九月間有2.3萬人死於中毒。陰霾逐漸發生一系列反應,引發雷電交加的暴風雨,隨後又導致出現寒冬,和現代的房地產不一樣,獨立戰爭期間的糧食期貨是最掙錢的。1698年東印度公司向印度莫臥兒王朝政府買下了位於孟加拉灣恆河口岸的加爾各答。加爾各答村莊雖小,作用卻非常大,其周圍盛產大米、黃麻,河流縱橫交錯,平原一望無邊。東印度公司在這裡設立了貿易總部,把印度的糧食和工業原料,源源不斷地運回英國,從中獲得了豐厚的利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