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1179章 鬼使神差(六)

    古埃及人將大苦湖與尼羅河鏈接起來,使得紅海方向來的船隻能進入尼羅河三角洲,在進入地中海。與此同時古埃及人還修了一跳灌溉水渠,讓其在洪水氾濫的季節也可以用於漕運。

    亞里士多德在自己的著作中斷定該運河因海平面高於陸地而不可能成功,一旦挖開運河,海水將倒灌進陸地,所到之處都會變成澤國。

    後來的學者們也認為古埃及人卻是嘗試過挖運河,只是因為困難重重半途而廢。拿破崙帶著學者們來就是要確認這件事,到底能不能行,如果可行,那麼以後通往地中海的船就不需要去好望角走一趟,直接從蘇伊士運河經過,英國人苦心經營的西非港口就會全部失去了作用。

    也不知是消息走漏了,還是英國人猜到了拿破崙的意圖,又或者是真的測量結果出了問題,總之最後的勘測報告顯示蘇伊士運河修不了,海平面落差太大。

    恰巧這時傳來法國海軍戰敗的消息,拿破崙也轉身離開了埃及,回法國爭權去了。

    法國人統治埃及期間修建了很多灌溉工程,加上埃及的氣候,原本一年一熟的穀物變成了一年兩熟甚至三熟。

    除此之外埃及也有更多的地方可以種植諸如咖啡、棉花之類的作物,帕夏穆罕穆德·阿里在埃及的統治大致可以分為兩個時期。

    他是阿爾巴尼亞人,早年從事菸草買賣。1798年應徵入伍,兩次參加抗擊拿破崙侵埃戰爭。後利用埃及權力真空的機會,獲得當地人民支持,於1805年被擁立為埃及總督,名義上臣服奧斯曼帝國,實為獨立政權。法國人雖然將馬穆魯克騎兵給打敗了,卻沒有將馬穆魯克貴族們清除乾淨,1811年時最後一批馬穆魯克被帕夏請去參加慶祝活動,遭到埋伏暗殺,24名貝伊和他們的副手倒在了血泊裡。

    馬穆魯克統治時期認為應該擴大用於出口的農業,馬穆魯克需要金錢來發動互相之間的內戰,以奪取支配權,因為美國內戰埃及人通過棉花貿易掙了不少錢,但隨著其他國家相繼恢復和平,咖啡等商品作物的出產國變多,馬穆魯克的收入開始減少了。急需用錢讓馬穆魯克用上了不少手段,其中包括對工人課“重稅”,非法的、合法的沒收充公,軍隊不再保護當地商人和手工業者,因為他們要服從把平民所有價值都榨乾的貝伊們。

    穆罕穆德·阿里和他的支持者們都是重商主義者,阿里他們則希望引進工業,從原材料輸出國變成能自給自足,以防止金銀流向海外。

    當時還沒有文物保護的概念,又加上外國人享有特權,文物出口的那點稅收還不如把神廟拆了建工廠能省下的錢多。

    阿里帕夏工業化第一步是造槍造炮,將進口的槍炮部件仿製出來,第二步是建立紡織廠,使用埃及棉和亞麻製造昂貴的布料,加上絲綢和引自克什米爾的山羊,增加羊毛產量。

    馬克思曾讚揚阿里是“唯一能用真正的頭腦代替‘講究的頭巾’的人”,阿里有很多兒子,其中最讓他滿意自豪的是易卜拉欣帕夏,他在十六歲時便被當作人質送到奧斯曼帝國,在擊敗英國少將後,易卜拉欣獲准返回埃及。

    穆罕默德·阿里的歷史意義在於,他是第一個意識到西方技術的意義並有效地利用西方技術來為自己的目標服務的中東的統治者,易卜拉欣則所領導進行的戰事卻具古老的亞洲特色,當穆罕默德·阿里往阿拉伯發動對阿爾沙特的戰爭。易卜拉欣則留下統領上埃及,並繼續打擊馬木留克的殘餘勢力。

    易卜拉欣想把軍隊全部埃及化,提拔埃及人擔當高級軍官,他常說是埃及的烈日將他烤成了埃及人,如果說他的父親是從經紀上和軍事上獨立於奧斯曼帝國,卻依舊保持著文化紐帶,易卜拉欣則是想要完全獨立。在他統治期間高官以下全部換成了埃及人,只留下高官依舊是奧斯曼人。

    易卜拉欣是個能幹並且充滿了能量的人,阿里帕夏因為得了痢疾,他的家庭醫生本打算為他治療,但阿里卻因為一劑硝酸銀造成了嚴重的大腦損傷,讓他陷入時而清醒、時而癲狂的狀態,易卜拉欣代替他成為帕夏他都不知情。

    可惜易卜拉欣感染了肺結核,先於他父親去世。家族裡其他人不是庸碌無能,就是還是稚齡,拿破崙說想象力統治世界,埃及的不幸就在於穆罕穆德·阿里的繼任者中沒有一個有他一半的想象力,更不用說政治技巧。

    阿拔斯是個偉大的名字,可是阿拔斯帕夏卻想要回歸奧斯曼帝國的懷抱,他認為工業化只是浪費財力,把精力集中在從農業中榨取更多收入,英國人想辦法說服了他,不修運河,修一條蘇伊士鐵路。

    他急劇削減陸軍和海軍的軍費,因為他認為陸軍和海軍毫無用處,結果他惹毛了軍方,1854年被他的近身侍衛給刺殺了。他的統治由穆罕穆德·阿里的兒子賽義德繼任。

    賽義德是個大胖子,他的父親不斷得迫使他減肥,這讓他的童年過得很艱苦。阿里厭惡肥胖,他每週都要送信給這個兒子,要求他減肥,並對他滿身鬆弛得贅肉感到不快,強制他節食,通過鍛鍊來減輕體重。

    在海軍服役的賽義德經常被要求在桅杆上爬上爬下,在宮殿得樓梯上來回奔跑,或者沿著亞歷山大的城牆跑步。

    這個肥胖的、缺乏安全感、從未減肥成功得孩子和法國領事的斐迪南·德·雷賽布成了亦師亦友的至交,據謠傳,斐迪南經常偷偷給賽義德吃意大利麵。

    這時距離拿破崙遠征埃及已經過了50年,當時那個說蘇伊士運河不能修的勘探家已經死了,法國人又升起了修建蘇伊士運河的計劃,賽義德很輕易就被他的這位朋友給說服了。

    這條運河導致10000名埃及工人死亡,60000名埃及人喪失勞動力,蘇伊士運河裡可以說躺滿了埃及人的屍骨,但這還不是最糟糕的。

    賽義德的繼任者本來該是他的侄子艾哈邁德,他是易卜拉欣的長子。英國和法國在蘇伊士運河上博弈的同時,也在爭奪鐵路的經營權,艾哈邁德原本要和一群王子們何苦啊一條平旋橋,參加一條為橫跨尼羅河的新鐵路的開幕儀式,但是有人“忘了”合攏橋面,整列火車衝入尼羅河,車上所有王儲和乘務員全部遇難,只除了穆罕穆德·阿里最小的兒子哈利姆王子。

    他當時坐在靠近窗戶的座位旁,從列車裡游出來得以逃生,艾哈邁德的弟弟伊斯梅爾是唯一一個沒有參加慶典的王子,據說是因為他身體不舒服,就算其他倖存的家人們懷疑他插了一手,但沒有證據能坐實這一懷疑,所以最後伊斯梅爾成了埃及的帕夏。

    1869年蘇伊士運河以最隆重的場面建成通行,歐洲的各位名流都參加了,包括歐仁妮皇后、普魯士王儲和諸位貴族,伊斯梅爾將自己想象成這一皇室精英俱樂部的醫院,付出個人和國家的最大努力擺出奢華的排場,不僅在城市裡安裝了街燈照明,還請威爾第以及古埃及學者寫一部以古埃及為題材的歌劇。

    不幸的是服裝沒能及時完成,在開幕當晚演的是《弄臣》,而不是《阿依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