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不禁夜 作品

第1433章 “鐵瘋子”

    她以前想得很容易,將英國的糧食送到里斯本,然後從陸路運往法國,後來差點沒把加斯頓·馬丁先生給笑死。

    從西班牙運往法國的的200萬公擔糧食是靠海運運到法國西海岸的,要從葡萄牙、西班牙建設一條鐵路通往法國也不現實,更何況英國人可以直接將糧食運抵敦刻爾克、諾曼底,那距離多近,何必捨近求遠呢?

    她還是覺得不死心,拼命在書裡找辦法,後來發現了貴金屬礦脈地租這件事。

    亞當·斯密認為,葡萄牙和西班牙是因為美洲來的白銀導致貧窮的。

    西弗勒斯以前生活的科克沃斯是工業化城市,環境非常糟糕,她可不想法國也因為工業化變成那樣。葡萄牙可以作為法國的鋼鐵廠,將新大陸運來的鐵礦、銀礦就地加工,然後將鋼材出口法國。

    這個想法還很不成熟,她想找機會和拿波里昂尼討論,不過他每晚都要回馬爾梅松,所以她一直都沒機會提。

    很多人都以為工業革命的標誌是紡織業,其實鋼鐵也是工業革命的重要組成部分,並且它不像紡織業一樣可以民營,是可以被國家壟斷的。

    比起投資證券,冒著巨大的風險投機,賺實業的錢不是更穩當嗎?

    因為富人愛吃小麥,小麥就被賦予了至高無上的地位,以至於法國人根本就沒想過吃土豆。

    貴族引導潮流,平民負責跟風,土豆要是富人開始吃了,那再往下推廣就簡單多了。

    農民愛用鐵鍬勝過犁那就從英國買鐵器,英國也很喜歡法國的波爾多紅酒,但是因為法國以前不開放紅酒市場,導致他們只好去葡萄牙的波爾圖買替代品。

    至於兩國怎麼設置關稅的問題就不是她能解決的了,她私下裡和梅里爵士討論了一下別的問題。

    諸如機械,尤其是紡織業有關的機械是不能出口的,蘇格蘭人米克爾所賣的脫粒機並不是禁止出口的產品,而且他還把機器賣給了美國人喬治·華盛頓,當時英美的關係可不像獨立戰爭時期那麼敵對。

    比起設法讓一臺機器運往法國,喬治安娜覺得將人從蘇格蘭帶到法國更容易。

    英國人到法國來首先要適應一點,法國現在到處都是強盜。

    她正打算和梅里爵士聊羅賓漢的故事,梅里爵士卻和她聊起了小威廉·皮特在印度頒佈的《皮特法案》,又或者是《印度法案》,這個法案是在美國獨立之後頒佈,意在讓東印度公司在印度地區的暴力擴張得到了有效遏制,並且處理了公司員工在印度的腐敗行為。

    亞當·斯密認為,殖民地也可以有自己的議會徵稅,也可以有不列顛國會徵稅,這個法案中最重要的是設置議會監督局,用來監督、指導、控制所有涉及在印度的政府以及所有佔領東印度公司的民政和軍政事務,一舉削弱了東印度公司在印度的力量。

    沒有監管的暴力是很傷人的,西耶斯在元老會發起的修憲運動小威廉·皮特也聽說了,他認為這是一個文明國家的基石,喬治安娜應該說服拿破崙接受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