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大明報》3

 在有心人有意無意的引導下,為爭奪一個廣告位,價格戰時有發生,也造成了廣告位的價格居高不下。

 這就是《大明報》唯一的收入來源,一個月結算下來,扣除所有成本、工錢等費用後,還有不小的結餘,原本免費供應,賠大錢的《大明報》竟然盈利了,著實驚掉了包括狗頭軍師吳不為在內的一些人的下巴。

 《大明報》的盈虧帳目屬商業機密,知道的僅報館館長吳不為和負責帳目的帳房先生,對外一律宣稱賠錢,是大明崇禎皇帝給大家的一個福利罷了。

 凡事都有兩面性,《大明報》雖然成了大明皇朝的第一大報,是大明皇帝給世人的一個福利,讓人津津樂道,但卻有一些官員上書彈劾崇禎皇帝盡幹一些沒用的事,還勞民傷財。

 如果把這些錢投入到軍方,能多招一些士兵,多買一些武器盔甲,前線的壓力就不這麼吃緊,能夠抵擋清軍鐵騎和李自成、張獻忠兩賊的進攻。

 如果投入到地方,能夠緩解地方的財政壓力,解決百姓的溫飽問題等等。

 東林黨的一眾大佬反應過來,一度打起《大明報》的主意,想以勢壓力,從崇禎皇帝的手裡搶奪《大明報》,掌控社會輿論,但讓人仔細算了一筆帳之後,都放棄了。

 投入太大,整一個賠錢貨,一點都不划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