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七 作品

第530章 為何會被派到鄴城?

  而趙平還沒有生氣。

  再看看自己呢?

  堂堂冀州的指揮司兵馬總管,論官職,那是跟州牧平起平坐的存在。

  但在趙灣面前,他就是一個小兵。

  連大氣都不敢出。

  稍有不對勁,趙灣就會對著他劈頭蓋臉一頓臭罵,絲毫不會顧及他的情面。

  “哈哈哈。”

  果真,趙平指著呂品,笑罵起來,“你小子,就不能讓我好好嚇嚇這個指揮司兵馬總管,未來的冀州州牧嗎?”

  “能嚇到州牧臉色鐵青,以後回西坪村,老子也有吹牛逼的資本了。”

  額!

  陳棟老半天沒有反應過來。

  甚至還一度懷疑,自己不過是個指揮司兵馬總管,怎麼就成了州牧呢?

  還是趙平拍了拍手,岔開的話題。

  “既然咱們大家都已經到了,那就開會吧。”

  “首先,第一項,總結這次戰役。”

  戰後總結,是趙平的規定。

  不管是失敗的戰役,還是勝利的戰役,唯有總結,才能從中吸取教訓。

  好的地方,下次繼續用。

  漏洞,下次補足。

  就是通過這種辦法,趙平一步步把兵法灌輸到夏泉他們的腦袋裡面。

  讓他們形成了一個固定的思維模式。

  遇事也能全面的考慮。

  當然,灌輸是灌輸了,至於能從中學到多少,就看個人的本事了。

  像阮文迪,已經基本掌握了趙平吐露了兵法。

  已經可以勝任軍師之職了。

  像夏泉,多多少少也能把那些兵法當中的招式融會貫通,應用在戰鬥當中。

  所以他能領兵作戰。

  像茅十八,左志剛,還有高猛,這就是莽夫。

  上陣殺敵,衝鋒陷陣的時候,他們能一馬當先,勇往直前。

  讓他們出謀劃策。

  算了,不要難為他們可憐的腦細胞了。

  不過他們也懂得一些變通。

  遇事的時候,也能三思而後行。

  先沉作冷靜的分析一二,然後再決定要用哪一個計策。

  這便是耳濡目染。

  聽的多了,即便沒有用心學,也能在腦海中留下印象。

  眾人開始查漏補缺。

  呂品為首,還原整個事件,然後查找漏洞。

  比如風險太大。

  他是通過山林繞到了地方軍營當中,也成功說服了附近的村民,讓他們一起投靠冀州兵馬,省的顯得突兀。

  但,若是趙灣不信,直接把他們控制起來呢?

  趙平若不打開城門,張之鶴帶著人強行攻城呢?

  這些都是未知事件。

  呂品無法把控,所以非常冒險。

  結局就是他被趙灣砍了腦袋,然後拎著他的腦袋去攻鄴城。

  雲滿等一眾將士原本還會拼掉最後一絲力氣,戰死在城牆上,勢必要與鄴城共存亡。

  可當他們看到呂品的腦袋後,會不會洩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