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295章 勸諫

  孫權嘆了一口氣,略微搖了搖頭:

  “不是你的錯。其實袁氏品性還是不錯的,只是可惜……”

  他沒有說可惜什麼。

  藏在孫權懷裡的潘夫人,卻是知道孫權所說的“可惜”是什麼意思。

  在孫權看不到的地方,她的目光閃了閃,終於不說話了。

  在孫權後宮的夫人嬪妃裡,潘夫人年紀是最小的。

  但她的野心,卻是不小。

  吳國開國已有數十載,但從未有過一位真正的皇后——步夫人那是死後追封的,嚴格來說並不算是真正的皇后。

  眼看著陛下已是年過花甲,大吳總不能一直不立皇后吧?

  或者說,陛下總不能一輩子都不立皇后吧?

  這些時日以來,一直與陛下雙修,私下裡被陛下稱為仙侶的潘夫人,野心一直在滋長,她也想成為皇后。

  只是她知道,想要達成目的,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她眼裡,擋在她前面的,至少有兩個人。

  一個是袁氏,一個是王氏。

  當年最受孫權寵愛的步夫人還在世時,孫權欲立其為後。

  但太子孫登和朝中諸臣,卻非要按禮儀規矩來,認為皇后之位應該屬於徐氏。

  雙方僵持不下,互不讓步,導致吳國一直沒有後宮之主。

  直到徐氏病逝,本以為步氏終於可以上位。

  誰料到步氏緊跟著徐氏之後病亡。

  吳國皇后之爭,以兩人都沒能如願而告終。

  徐氏和步氏都病亡後,吳國君臣,特別是孫權與太子孫登之間,對皇后人選的巨大分歧,自然也就消失了。

  立後的事情,於是就提上了日程。

  以節行而著稱的袁氏,正是吳國君臣都能認可的人選。

  太子孫登甚至還親自前往袁夫人的宮中,請她答應為後,甚至呼之為母。

  可惜的是,袁氏什麼都好,就是命不太好。

  她本是袁術之女,袁術稱帝,她就是公主。

  誰料到袁術被眾諸候討伐,最後兵敗吐血而亡。

  袁氏也被孫策俘獲,成為俘虜。

  直至孫權成了大魏吳王,袁氏這才被接入宮中,受封為夫人。

  雖然賢良被人所稱,卻是一直沒有生育。

  孫權屢次把諸姬所生的兒子交給她撫養,竟一個都沒能養活,養一個死一個。

  甚至孫登曾答應喊她為母,不久後也病重而亡,這是後話。

  正是因為如此,袁氏覺得自己乃不祥之人,所以不肯答應為後。

  但不管怎麼說,袁氏都是曾被孫權欲立為後的人。

  對於欲登後位的潘夫人來說,袁氏自然是一個潛在的威脅。

  所以她此時與孫權說起這些話,目的就是在於試探孫權的態度。

  如今親自從孫權這裡得到了答案,她的嘴角露出一絲滿意的笑容。

  也就是說,眼下她的主要對手,只剩下一個。

  那就是王夫人。

  王夫人可比袁夫人要難對付得多。

  或者說,王夫人的地位,可不是潘夫人所能輕易動搖的。

  一來是王夫人在她未入宮之前,同樣是頗為受寵。

  二是她現在可是太子孫和之母,登上後位具有天然的法理性。

  懷著別樣的心思,潘夫人眸目微閉,陪著孫權入睡。

  就在孫權摟著溫香軟玉,疲憊地酣然入睡的時候,宮闕下的全琮,終於看到了宮裡派出的小黃門。

  “大都督,陛下說了,今日乏了,還請大都督改日再來。”

  全琮一聽,頓時就是面露失望之色。

  他從中午一直等到日頭偏西,雖然早已料到陛下今日不會召見自己。

  但此時聽到宮裡傳出來的話,他仍是有些不甘心。

  只是看著巍巍的宮牆,全琮最終卻是隻能發出一聲長長的嘆息,轉身離去。

  已經偏西的日頭,照在他的身上,拉出一道長長的影子,顯得落寞無比。

  回到自家府上,日頭已是落到了山頭尖。

  昏黃的陽光,落在全府的庭院深處,照出一片金黃與陰影的斑駁。

  “阿郎回來了?”

  全公主親自在前庭迎接全琮,伸手解下他的外袍。

  外袍散發出來的濃重汗酸味,讓全公主的眉頭微微皺了一皺。

  “阿郎今日在宮外站了一天?”

  “嗯。”

  全琮有些懨懨地回答,向著偏廳走去。

  全公主把外袍遞給下人,跟著上去,繼續低聲問道:

  “阿郎沒見到陛下?”

  “沒有。”

  偏廳裡有從漢國傳過來的椅子,全琮一屁股坐下去,身子靠到椅背上,有些疲憊的閉上眼,緩緩搖了搖頭。

  全公主倒了一杯茶,遞到全琮手裡,然後在他身邊坐下:

  “陛下素來喜歡聽聞海外的傳聞,而且一直有向海外派軍的習慣,阿郎又不是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