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青 作品

第1377章 送信

“拓跋郎君,我非是單單擔心馮賊,而是擔心遼東啊!”

果然,拓跋悉鹿聽到“遼東”二字,頓時就被吸引了注意力。

沒辦法,遼東可是司馬太傅許諾給自己部族的地盤。

雖說大人率領族人在長川立足已有二十多年,如今統領拓跋鮮卑,控弦之士十餘萬。

但差不多已經是極限了。

因為北方太冷了,而且食物不夠。

部落想要再壯大,要麼向西,與漢國相爭。

要麼向東,拿下遼東。

如果能向西那自是最好的,因為那裡有河南地(即河套),簡直就是天神賜給草原部落的寶地。

可是漢國太強了,特別是馮瘟神,驅逐西部鮮卑,屠戮中部鮮卑。

就連軻比能,都落個身死族滅的下場。

拓跋鮮卑現在連軻比能都比不過,又如何與漢國相爭?

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

遼東雖不如河南地,但至少要比北川好多了。

那裡不但有人丁,而且還有土地種糧食。

拓跋鮮卑有了遼東,至少能養比現在多一倍的勇士。

只是……

拓跋悉鹿有些懷疑地看著司馬太傅:

“太傅大人,漢國這一次出兵,與遼東又有何干系?”

遼東與漢國還隔了冀州幽州呢!

總不能說漢國這一次,想要越過幽冀二州,去打遼東吧?

“漢國這一次,確實是意在河北,但拓跋郎君莫要忘了,漢國與南邊的吳國,可是盟國。”

司馬太傅沉聲道,“而遼東公孫氏,素來反覆無常,向大魏稱臣,又時時勾結吳國。”

數年前,遼東公孫淵趁著先帝駕崩,國內動盪不安之際,自立為燕王,置百官有司。

又遣使者持節,假符璽予鮮卑步搖等部落,封拜邊民,誘呼侵擾北方。

解釋了遼東公孫氏與吳國之間的關係,司馬太傅看了拓跋悉鹿一眼:

“據吾所知,在漢國出兵前,吳寇賊首孫權就已經先一步召集大軍於建業。”

說到這裡,司馬太傅頓了一頓,似乎是想讓拓跋悉鹿有時間消化這個消息。

拓跋悉鹿果然中計,他臉上的神色頓時變得有些差:

“太傅大人是說,吳人會勾結遼東公孫氏,與漢國一起夾擊魏國?”

遼東公孫氏的事情,拓跋悉鹿其實是知道的。

因為當年公孫淵也曾派人帶著禮物尋到自己的部落,懇求大人出兵南下,侵擾南夏。

畢竟拓跋鮮卑作為軻比能之後草原上最大的部落,又是居在幽州之北,公孫淵不可能沒有耳聞。

不過大人看到匈奴、蹋頓之徒,苟貪財利,抄掠邊民,雖有所得,而其死傷不足相補,更招寇讎,百姓塗炭,心有不忍。

故而自然是拒絕了公孫淵的請求。

司馬太傅看到拓跋悉鹿的神情,心裡就是一陣鄙夷:

果真是短視無智之輩,活該世代困在草原上凍死餓死。

臉上露出真誠的面容:

“這是顯而易見之事,拓跋郎君想想,若是漢國自西面而來,又在北邊與公孫氏聯手。”

“吳國有舟船之利,除了可以從南邊攻來,還可以派舟師襲擾山東沿海之地。”

“到時候,大魏可謂是四面皆敵,唯一可倚仗者,唯有拓跋鮮卑而已。”

“若是貴部大人不知形勢險惡至此,準備不足,一旦來不及救援,幽州一失,貴部又如何以一己之力,從漢國與公孫氏的聯手中奪取遼東?”

拓跋悉鹿悚然一驚,連忙起身,對著司馬太傅行禮:

“若無太傅大人提醒,我幾乎誤了大事,我這就馬上派人去關塞,催促信使出發。”

司馬太傅趁機道:

“草原上大雪覆地,道路隔絕,若是拓跋郎君人手不足,我亦可派出人馬護送。”

夏日裡還好說,派人出塞,總能尋到拓跋力微在哪。

但冬日的時候,若是沒人帶路,鬼知道拓跋力微是在哪個地方躲風雪,還是在哪條水裡鑿冰抓魚蝦?

拓跋悉鹿聽到這個話,猶豫了一下,終還是點頭:

“那我就先謝過太傅大人了。”

從來沒想過冬日裡要出塞送信,他沒有準備,手底下的人手還真不一定夠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