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 章





李軌在信中稱自己:“從弟大涼皇帝......”且拒絕了唐朝冊封的官職。




李軌自稱從弟是因為之前李淵這樣拉攏他,但其實這倆人沒啥關係。




李淵是關中世族,而李軌雖然也姓李,但卻是甘肅武威人,是河西豪族,雖說也是一地大族,但跟李淵這種世代顯貴的家族還是有差距的。




之前跟你客氣客氣叫你一聲從弟,這會兒你都要自己當老大,要拂我面子了,居然還恬不知恥地湊上來攀關係!




於是李淵氣急之下扣留了李軌的使者鄧曉,兩方自此交惡。




這件事沒兩天,李淵又加封秦王為左武侯大將軍,涼州總管。




這一連串的加封,一方面是李淵對於這個浴血奮戰消滅了西秦政權的次子的獎賞撫慰,另一方面,也暗含李淵對於李世民接下來兵鋒所向的部署安排。




首先,長春宮並不是後世大家所熟悉的故宮西六宮中的那所宮殿,而是另外一個地方。




長春宮位於後世的陝西關中平原東部,大荔縣朝邑鎮北寨子村,北周武帝在此建晉城。




晉城的地理位置非常優越,登高可遠望太華、中條兩山;俯視可見黃河、渭河、洛河,氣候合宜花木繁盛,四季輪轉總有草木長青,宛如春色常駐,故後面改名為長春宮。




當年李家父子從太原起兵,就是駐兵在這裡,隨後才入主長安,李淵把這個地方交給李世民,無疑確認了秦王在李唐政治團體中軍事方面的重要地位。




第二個,什麼叫做大行臺呢?




大行臺是北魏時期出現的最高地方行政機構,到了隋末唐初繼續沿用了這種地方官制,大行臺仿照中央尚書省,同樣設左右僕射和六部尚書,其最高長官大行臺尚書在轄區內擁有幾乎完全獨立的政權。




毫不客氣地說,稱一句地方上的小皇帝,一點也不為過。




而陝東道大行臺,按照規劃,幾乎包括了整個太行山以東,到淮河以北的廣大地區,那這就有問題了,河北河南現在可還沒在李淵手裡啊。




河北有竇建德,河南洛陽是王世充。




這一封賞,幾乎已經是明示了:李唐是一定會向東擴張的,李淵有意河南河北兩地!




最後,涼州總管這個官職也很有深意。




要知道,李淵派去西涼的使者,就是要封李軌為涼州總管,結果人家自己稱帝了,弄了個烏龍事件。




於是李淵就把涼州總管一職封給了他能征善戰剛把西秦滅了的好大兒李世民,嗯,這就有點刻意了啊。




但無論這些封賞有什麼深意,對於秦王府,這就是大好事兒!




太子地位尊崇,但論起地位權勢,秦王現在也不虛。




雖然天下未定,大家心裡對於奪嫡之念還沒有那麼清晰,但大家明白官位啊,領導越來越好,下屬才覺得前景光明,於是秦王府上下都很高興。




李盛已經連續好幾天被投餵各種好吃的了,而且最近秦王很忙總是被叫去議事,也沒時間沒心思出去跑馬,他感覺自己正在變胖。




而且回了長安後有條件了,李世民非常豪氣地給他做了兩套新馬具,那精緻程度讓李盛大開眼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