渝都流民 作品

第127章 學習班

 靖康元年十二月十八日,蔡迢和高堯輔期待已久的學習班終於開課了。

 學習班設於太學辟雍,復興軍辦事處也在此處,當時張雋豪向趙桓提出借用辦公場地時,就有意識地選擇了太學,這其中的深意便是看中了太學兩千多名太學生,可惜金虜圍城前,有大量學生離開東京回鄉避難。

 宋代太學生生源,須文武官八品以下的子弟及庶民之俊異者方可入讀。可見太學生入學前,已經擁有一定的文化基礎。

 這是華髮執委會和復興軍最看重的資源。

 下午兩點,趙桓、呂好問、梅執禮、張叔夜、謝克家等朝廷官員三十餘人陸續進入壁雍名堂,按照姓名座次入座。

 名堂做了簡單裝修,裝了玻璃窗,名堂四角安置了四個蜂窩煤爐,白鐵管道把煤煙排出室外,爐上放置一個大鐵壺,不斷排出蒸汽,使得室內溫暖而不幹燥。

 學習班第一堂課,由王建軍主講,課題名曰:宋朝政治得失與儒家治國。

 教具使用投影儀和白板,教材是已經打印裝訂好的《宋朝政治得失與儒家治國》,每個座位都有一本,以及一本橫排空行筆記本和中性筆兩支。

 大宋君臣有感於復興軍想得周到,所有細節都能想到而且還能做到。

 因為在教材下面還有一份學習班管理規章制度,諸如上課禮儀,不遲到早退,尊敬老師,上課專心聽講,不喧譁,不交頭接耳,認真做筆記,按時完成作業,考試規定,以及違反各項之處罰措施。

 當然最嚴厲的處罰竟然是勞動改造,那不是跟漢奸一樣嗎?

 海漢人真狠啊!他們這是要幹什麼?

 王建軍進入教室,走上講臺,看了一眼臺下的考勤狀況,全部到齊。

 “上課!”王建軍大聲說道。

 “王主任好!”三十多人起身拱手恭敬問好。

 “各位學員好!”王建軍拱手回應道。

 “今天,我們將學習《宋朝政治得失與儒家治國》,在正式學習之前,我們需要明確舉辦政治學習班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