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四三八章 拼音表


  不一會兒,一個四十幾歲,文質彬彬的中年男子走進了董良的書房。

  董良這個人不喜歡動,他的書房通常就是他會客的地方。這沒有什麼失禮的地方,反而是一種榮寵,古人的書房一般都是自己比較私密的地方,能夠進來的都是自己最親近的人。

  上位者讓你進他的書房,那就是將你當做自己的親信了。

  就像是皇宮的御書房,那都是御前大臣、軍機要職才能進去。

  “參見元首。”陳澧倒是沒有拿大,進來之後先給董良行了一個拱手禮。

  要是跪拜的話,陳澧估計還要考慮一下,不過這個華族倒是開明,竟然廢除了跪拜禮。

  “陳先生請坐。”董良穿著一身青色的便裝,示意陳澧坐到他對面的椅子上。

  董良的書桌對面通常都會擺上兩把椅子,這是下屬彙報工作的時候坐的。

  本小。說首--發^站>點&~為@:塔讀小說App

  董良不想每次下屬過來彙報工作都居高臨下地站在自己的面前。

  等到陳澧坐好之後,一個挽著道髻,面容樸素,穿著白色長裙,儀態溫婉大方的女子端著茶壺給二人各自倒了一杯茶。

  “這是我從福州帶來的大紅袍,先生請用。”董良說道。

  “大紅袍茶色鮮紅,不過我們粵省的英德紅茶滋味更加濃郁,元首有空倒是可以品嚐一下。”

  “哦,好的啊,好茶不管出自何處,我都是喜歡的,回頭我就去試試,下次先生過來,我請你喝英德紅茶。”

  董良知道陳澧是在一語雙關。他的回覆也算是給了對方面子。

  “元首,這份拼音表,是您編纂的嗎?”陳澧將隨身攜帶的一份蒙學教材拿了出來。

  這正是華族使用的蒙學初級教材,上面最具特色的就是那份拼音表。

  漢語拼音實際上是對漢字反切法的簡化。

  老祖宗很早就發明了標記生字發音的方法,其中以反切法最為實用。

  塔讀小~。>說—*.—免費*無廣>告無*>彈窗,還>-.*能跟書~友們一起互>@動。

  比如“聖”讀作“十恩四”,“日”讀作“日恩二”。

  這種反切法的弊端是顯而易見的,不知道聖的發音的人,也不一定知道恩是什麼發音啊。

  董良沒有將漢語拼音的功勞攬到自己的頭上,而是說這是華族組織人編纂的。

  這在一般人看來確實是一項巨大的功績。不過在陳澧看來,用洋人的字母,來標記發音卻有些不妥,這會讓蒙學的孩子,誤以為洋人的文化更加的先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