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六〇〇章 謀天京


董良對於宗教氣勢沒有什麼明顯的傾向性。因為他是1個唯物主義者。當然了現在他已經動搖,因為他沒有辦法解釋自身發生的超自然現場。

在觀念上,他認為宗教應該也算是1種政治或者是思想工具。應該為國家的統治服務。

而宗教人士更應該算作1個職業。

董良卻對洋教有些排斥。因為洋人已經將自己的宗教發展成為政治的工具。

早在十6世紀,歐洲人開始對外殖民的時候,歐洲的宗教就1直追隨著歐洲人殖民擴張的腳步。

華族佔領了呂宋之後,第1件事情就是搗毀島上所有的天主教堂。

哪怕是這樣會導致1些土著信徒被煽動起來反抗,董良也強烈下令董興福這麼做,長痛不如短痛。

這些土著起來反抗並不可怕。

可怕的是將這些宗教留在當地,今後可能會貽害無窮。

華族的文化與這些洋教之間天然存在矛盾。

在東方,華族文化依然存在巨大的優勢,想要對外擴張其實很容易。

但是洋教所蘊含的文化背景,同樣對東亞的土著保持優勢,是華族文化最大的競爭者。

此時董良看華夏的道教和佛教,就像是兩個不爭氣的孩子。

佛教雖然是外來的,但是幾千年來,它吸收了儒道思想之後,已經變成了本土宗教。

然而這兩個本土宗教始終走不出去。

董良晚上就住在道觀之中。方圓百里,這裡可能是住宿條件最好的地方了。

他住的地方原本是掌教住的獨院。

院子建在1個百米高的山頭上,雕樑畫棟,地面上是磨得光滑的石板。

房子分為正堂和左右廂房。

院牆的周圍還有山頂平臺。

董良手中有1支5百人的貼身警衛隊,由蘭霆負責指揮。這支隊5從來不接受別的任務,專門負責董良的安全。

蘭霆是董良在西表島上解救的華人奴隸,年齡不大,只有十89歲。

1開始的時候身形瘦弱,嚴重的營養不良,看起來像是個孩子。

不過這兩年,他跟著華族過上好生活,開始2次發育,長得又高又壯,1表人才。

董良見他頭腦機靈,性格沉穩,提拔為自己的警衛隊隊長,到現在已經有1年多時間。

這1年多時間,蘭霆陪著董良跋山涉水,跑了很多地方,增長了見識。

不過卻沒有撈著什麼實戰。

董良坐在正堂,牆角的小火爐上熱著茶水,傅善祥1身道袍,侍立在茶壺邊上,房間裡非常安靜,空氣中是茶水的清香和女人的體香。

茅山上的雀舌最是有名,乃是取用新茶的第1片子葉,因為形狀像是麻雀的舌頭,因此得名。

“元首,蘭隊長剛才過來說警衛隊已經佈防好了。”傅善祥小聲地說道。

董良正盯著桌面上的地圖發呆。

聽到傅善祥的話,不為所動,只是在嘴中“嗯”了1聲。

蘭霆這個人做事兒非常認真,董良1直很放心。

5百名裝備了54式栓動步槍的警衛隊戰士,護衛在周圍,哪怕是動用幾千軍隊,都傷不到董良分毫。

董良手中的鉛筆在天京城的周圍畫上了3條箭頭。

“善祥同志,我記得你是江寧本地人吧。”

董良看著眼前的天京地圖突然問道。

“是的,屬下是上元縣人,父親本是秀才,捐了1個吏員,在縣裡工作,不過在屬下的十幾歲的時候便去世。”傅善祥道,她對自己的出身絲毫不避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