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七三六章 海外拓殖


接班人必竟要慢慢養成,慢慢長大。

但是華族的治理現在就需要大量的人才。

這些人就需要董良去發掘了。

要吸收人才就要有包容心。唯才是舉,不分貧賤甚至不分民族。

既然建立華族,廢除了狹隘的民族主義,那麼就要有包容心。

半島、扶桑、安南、南掌這些傳統的中華藩屬國既然未來要納入華族。

那麼華族就必須要接收對方的1部分精英人才。

鍾潤1是最早投靠華族的扶桑人,也是混的最好的。

現在就連幕府都要給鍾潤1幾分面子。

甚至有人說鍾潤1是幕府的太上皇。

這讓1部分扶桑人反感,尤其是那些有些民族主義思想的尊王攘夷派。

但是也讓1部分人羨慕。

他們都想投到華族的麾下混上1官半職。

在幕府,官職基本上都被貴族子弟壟斷,普通的寒門很難出頭。

就算是成為藩士也很難被重用。

還有1點,現在幕府底下的各個藩國腐化墮落。讓很多有志之士根本不恥在幕府為官。

蒸蒸日上,唯才是舉的華族成為了他們的首選。

在他們看來,華族無疑是比幕府更高層級的存在。

總有1天,整個島國都將併入華族,享受到天朝的榮光。

鍾潤1是第1個成功的,但不是最後1個。

西鄉隆盛懷著朝拜的心情走下馬車。

他的前方就是元首府的大門。

大門上面只有簡單的1張門楣“元首府”。

其他的東西很明顯都是舊的。這樣子甚至不如1些大名的府邸闊氣,更不要說幕府了。

不過西鄉卻沒有1點輕視的心思。

華族的務實作風是從上到下的,深入到每1個華族官員的骨髓之中。

西鄉也是華族的官員,雖然在最最偏遠的關島。

但是他也知道這些。

門口站崗的士兵穿著草綠色的軍裝。

胸前的兩排銅釦泛著金屬光澤。

頭頂的大簷帽讓士兵看起來更加的高大。

這種裝束是元首近衛軍特有的。

董良的身邊1直有1支規模不大的親衛隊。外面的人稱呼他們為元首近衛軍。

西鄉理了1下自己的青色長衫,這是文官的裝束,簡單的青色,沒有代表等級的補子。

只有胸前的1枚紅底黃龍徽章代表了他們官員的身份。

這時候,1名工作人員從大門走了出來。

將西鄉帶進大門,核對身份,安全檢查,1套流程結束之後,他被帶到了1間候見室中。

這裡已經有人在等待了。

董良會挑選專門的時間來召見手下的人。

今天是1場集中召見日。

此時董良正在見閩華公司的大掌櫃龐嘉嗣。

龐嘉嗣之前只能算是福建1名普通的商人。

但是他有魄力,有能力,敢於去投資。

這個閩華公司的大掌櫃,就是董良給他的回饋。

閩華公司從成立到現在已經擁有數千萬華元的資產。

其業務究竟有多廣,董良都不清楚。因此才會讓龐嘉嗣來現場彙報。

“元首,我們閩華公司按照您的要求現在儘可能的將資金投在農場和礦場建設上。我們在南洋投資的農場已經有5十多座,另外有上百處礦場。從國內招募的工人有數十萬,另外還有十幾萬的扶桑和半島勞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