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王不懂 作品

第七四五章 三都澳軍港


董良的交代,莫永綱自然不敢不聽。

他也不會去嫉妒徐壽。因為這些船廠區的科學家能夠做出成績,都算是他的1分功勞。

他是船廠區的總負責人嘛。

莫永綱是搞技術出身的,不過他擅長的建築營建。

1開始他只負責住址建設造船廠。

誰知道發展到現在,船廠區成為了馬尾工業區,船廠只是其中的1部分。

越來越多的工廠建設了起來。

他的身份也在轉變,從管理船廠建設,到負責整個工業區的規劃管理。

每個工廠都有自己的負責人,還有1些工廠就是由私人投資建設的。只是在這裡購買土地而已。

其中很多工廠都是相聯繫的。比如1些專門做0部件的鑄造廠,他們就是為那些大工廠服務的。

船廠區的傢俱廠除了生產民用的傢俱,還會接船廠的訂單,為戰艦上提供生活傢俱。

戰艦上除了船體、艦炮,還有船員的生活區,這裡總要有1些生活設施。

如果直接從外面下訂單採購的話,就可以大大提高造艦的效率。

而這些工廠之間的關係都是由莫永綱來協調。

參觀的隊5又去了拖拉機廠。

柴油機和汽油機是董良接下來必須要推廣的東西。

這裡有現成的拖拉機樣品。

除了拖拉機,還有用汽油機做成的3輪車,俗稱3蹦子。

當然汽車也有了,但是現在除了城市裡,大部分地方都沒有辦法行駛汽車。

還是拖拉機和3蹦子對地形的適應能力更強。

路不是1下子就能修好的,可能需要十幾年的時間,華族的道路基礎情況才能得到根本的改善。

這些東西實物都出來了,那些商人不可能看不到其中的商機。

如果能夠給他們專利授權,這些人自然願意投資。

董良來船廠區,可不僅僅是推介華族的新發明的。

他還有自己的事情,陪著這些人逛了幾站。

董良就離開了,剩下的行程由莫永綱帶著這些人逛。

逛完了,他們還要開洽談會,商量專利授權的事情。這專利自然不可能免費用的。

為了這些研發工作,華族可是付出了大量的人力物力。

徐壽這樣的科研人員也應該得到回報。

專利費用中的1部也會分給研發人員。

解決了電氣化的基本問題之後,華族的科學發明會進入1個井噴階段。

在這個關鍵時候,人才是最重要的。優秀的人才需要國家的保護,他們的聰明才智才能夠最大限度地發揮出來。

是時候成立1個類似於科學院的機構了。必須要給這些人1定的地位,讓他們集中起來。

董良想到,他脫離了人群,但是他沒有離開。

而是去了軍用造船廠。

造船廠是船廠區的核心所在。軍用造船廠又是這裡眾多造船廠的核心所在。

人還沒到軍用造船廠就能夠看到哨卡。

這裡已經屬於軍事禁區。

“龍威級”計劃建造8艘,已經交付了3艘。剩下的5艘正在船臺上。

董良在近衛的保護下1路走進了軍用造船廠。

這是1片用圍牆圍起來的龐大區域。

露天的幹船塢中到處都是工人。他們在巨大的船體上爬上爬下,像是蟻群中的工蟻1般,忙個不停。

“元首,這5艘戰艦已經完成了主體部分,再有34個月就能交付了。”軍用船廠的負責人文1帆小跑著上前彙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