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槍子彈 作品

第六百八十八章,莫昊天的盟友

  史連城笑道:“大哥已經派來了援軍,四十萬!”

  呼延必顯大為驚喜,“四十萬!?”

  史連城點了點頭,笑道:“別忙高興,人數雖然有四十萬,可是卻都是最近這一個月動員起來的民軍。”

  呼延必顯眼睛一鼓:“民軍?”隨即鬱悶地道:“民軍能有什麼用!”史連城擺了擺手,道:“話也不能這麼說,民軍應當也是有用的。”隨即思忖道:“大哥這一回不只是要戰勝敵人取得大理這塊土地,還想要檢驗一下軍事動員體系和民軍的戰鬥力!”看了一眼呼延必顯,笑道:“你也別太小看了民軍!當初契丹人大舉南下之時,各地民軍協助官軍對抗契丹人,那也是發揮了很大作用的!當時高虎集結各路民軍準備反擊契丹人一舉收復河山,要不是朝廷阻撓,又不給糧草軍械援助,說不定就輪不到我們大明軍來收復中原了!”

  呼延必顯皺眉道:“大將軍說的有道理。可是,我還是沒法放心。別到時忙沒幫上,卻要我們主力部隊分兵救援,那可就壞了大事了!”

  史連城笑了笑,道:“那也是有可能的。不過是騾子還是馬總得拉出來遛一遛才知道啊。說實在的,我這心裡面也有些不放心啊。”隨即想起另外一件事情,笑道:“大哥肯定也和我們有同樣的擔心,因此已經下令段志賢率領十萬直屬軍團大軍南下來援了。這是為了應對最壞的情況的。”呼延必顯聽到這話,不禁鬆了口氣,道:“這我可就放心多了!”

  隨即問道:“大將軍,你對於擊破眼前的敵人,應該已經有了計劃了吧?”

  史連城看向山下的天竺軍連營,道:“我想了兩個計劃,”收回目光看向呼延必顯,“正要同你商量一下。一個計劃是依靠龍尾關和這鳳羽郡的險要地勢堅守,以這一代的險要地勢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和攻擊銳氣。等到敵人被消耗得精疲力盡了,便全面反擊。這個方案,很保險,可是很難真正做到接滅敵人,只能將他們逼退,而且我們在這一段時間的堅守過程中也必然各方面消耗不小。”

  呼延必顯思忖著點了點頭,道:“這個方案十分踏實,我覺得很好。”

  史連城道:“我還想了另外一個方案,”頓了頓,便將他的第二套方案說了出來。呼延必顯臉上流露出驚駭之色,顯然是被這套方案的大膽給驚嚇到了。等到史連城說完了,呼延必顯抹了抹額頭上的冷汗,感嘆道:“大將軍到底是大將軍,竟然在目前這種情況下還想,還想這樣!”

  史連城笑問道:“呼延兄弟覺得我這第二套方案不好嗎?”

  呼延必顯嚥了口口水,搖頭道:“不是不好,只是太過大膽了!大將軍想過沒有,這個計劃一旦有個閃失,恐怕我們就不得不退出大理了!”

  史連城道:“如果成功,那麼不僅大理是我們的了,而且還會為之後的進軍打下一個十分堅固的基礎。”

  呼延必顯有些擔憂地道:“蒲甘人五十萬大軍,我軍目前能集結的兵力只有他們的一半,想要一舉擊敗他們,只怕很困難!萬一主力部隊沒能如計劃那般及時擊潰蒲甘大軍,反而被蒲甘大軍反咬一口,與此同時,天竺人大軍來援與蒲甘人前後夾擊我們,後果將非常嚴重,整個戰場局勢恐怕便會瞬間崩塌,我軍只有向北突圍這一條路了,而最終能有多少人突圍出去,也是一個未知之數。”

  史連城淡然一笑,“風險自然是有的,戰場爭鋒哪有不冒險的!”臉上流露出傲然之色,“我倒要看看蒲甘人以兩倍的兵力,能否抵擋住我軍的進攻!”呼延必顯見史連城如此說,也不禁被激發出了豪氣,然而想到失敗的後果,心中又不禁擔憂起來,只覺得史連城的計劃實在是太過行險了一些。萬一要是失敗了,整個大理都會丟掉,這倒罷了,萬一大軍陷入蒲甘人和天竺人的重圍之中全軍覆沒,四川、廣南西路恐怕都危險了。

  史連城當天便返回大理城佈置去了,留五萬漢中軍即呼延必顯麾下近萬兵馬守備鳳羽郡即點蒼山一線,以呼延必顯為統帥全權負責。史連城的計劃很明白,便是以呼延必顯率軍在鳳羽郡阻擋並且牽制住天竺大軍,他則集結其餘部隊伺機對正在猛攻龍尾關的蒲甘大軍展開突擊,以期一鼓作氣擊破蒲甘大軍,然後再全力應對天竺大軍,那時便可立於不敗之地了。然而史連城目前能夠集結的兵力只有燕雲軍二十三萬左右,投誠的大理軍四萬左右,共計二十七萬大軍,而蒲甘大軍卻是五十萬,兵力對比幾乎是一比二。而且蒲甘人還有兩千頭戰象組成的戰象部隊,史連城要以這二十七萬大軍擊破蒲甘五十萬大軍絕非易事,一個弄不好便是弄巧成拙打虎不成反被虎傷的局面。

  大理城內一座尋常的民家院落之內。五個人聚集在一間臥室之中,房門緊閉,門外戒備森嚴。五個人中,坐在主位上的那位赫然正是莫昊天,另外四人,兩個三十多歲的模樣,兩個四五十歲的樣子,都穿著大理民間的普通服裝,不過卻都皮膚白皙,神情興奮的模樣。

  只見坐在左首處那個四五十歲的中年男子激動地道:“天竺人和蒲甘人捲土重來了,天竺人近六十萬大軍,蒲甘人近五十萬大軍,這一百一十萬大軍對付大明人還不是如同秋風掃落葉一般容易!”說話的這位,名叫段宏明,是大理皇族成員,早就遠離了權力場,不過卻是原大理最富有的貴族之一,洱海周圍的數十萬頃良田,三分之一便是他的。大明佔領了蒼山洱海之後,立刻施行了大明的土地政策,雖然平民百姓歡欣鼓舞,卻大大地得罪了類似段宏明這樣的傳統貴族,這些傳統貴族對於燕雲可謂恨之入骨,如果可能的話,他們真是恨不得將大明人個個都給生吞活剝了。因為按照大明的土地政策,段宏明等便不得不將手中的大量土地都給賤賣了,這是他們這種傳統貴族無論如何都無法忍受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