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頭愚翁 作品

第71章 三代履歷

  楊光祿對葉長青拱手道:“原是有家學淵源,難怪葉先生統籌之算如此之精!”

  葉長青應道:“我自小雖耳濡目染,但事發之時我不過六七歲,並不通統籌。乃是家母令我學之,只言將來若回齊國再重操家父舊業,匿名以尋機洗冤報仇。”

  楊光祿問道:“未曾見過令尊,莫不是出了什麼意外?”

  葉長青說:“還是由我自己來說吧。那一年家父被齊福票號東家兼大掌櫃田濟楷所汙告,言我父監守自盜,挪用白銀三萬餘兩。但我父並非出納,乃是做賬的財會,哪裡能有此權。後來我得知,此是田濟楷之子私挪銀兩,至使虧空。田濟楷不願叫他人知道自家兒子乃是家賊,故爾將罪名立於家父之下。”

  楊光祿說:“齊國田家雖是世家,氣量卻是不大,且無遠見。齊福票號雖大,但卻走不出齊國去,甚至齊國都有人在流通晉陽票號與我漢國的經緯票號!即是冤屈,那官司最後應該不能將葉先生尊父如何吧?”

  葉長青輕嘆了一聲說道:“田濟楷買通了髒官,髒官將我與家慈困入牢中,又對家父施以重刑,家父擔心我母子二人安危,又熬刑不過,只得招供。最後落得發配鄭州城牢城營。”

  楊光祿搖頭說道:“髒官害人呀!”

  葉長青繼續說道:“家慈與我雖被放出,但家中之財早被抄走歸於田家,我母子二人無生計可言。雖說家父有些朋友時常來救濟一二,但也不是長久之計。於是家慈便賣了家中餘當,攜我去鄭州尋找家父,希望見得一面後在當地討一些生計,畢竟家父還是有一些小小的人脈的。但是……”

  “如何?”楊光祿關心得問。

  葉長青說道:“牢城營中人說……家父發配到鄭州牢城營中不到一月便染疫而亡,屍首已然火化……”

  楊光祿感嘆道:“發配充軍,病死疫亡者十之三、四,此天數也。後來你們便到漢國洛陽來了?”

  葉長青搖頭說道:“家慈欲為家父洗冤,但齊國官府並不受理。此非怪也,無憑無證只以一紙訴狀又如何能推翻已定之罪呢!若是翻案,還不知其中有多少核刑之人去官罷職。”

  楊光祿問道:“後來呢?”

  “家母報仇心切,但已想了明白,先告髒官而後洗冤。但那髒官已因其它受賄之罪去官,伏案在逃!但那髒官未曾到案,我家之事亦不得洗冤。後家母探聽得知,髒官可能逃到了漢國來了!”

  “哦!”楊光祿馬上說道:“田氏為齊國世家,多有人在朝為官。近日來漢的齊國使者田曾波便就是出自田氏,為田濟楷之旁親也!即使那髒官歸案於齊國,但以田家之勢,怕此案也難翻。但那髒官若來漢國,那可就不一樣了!六爺雖是散閒王爺,想來辦那麼一個玩意是易如反掌!”

  葉長青十分無奈得說:“但也得能找得到他呀,我與家慈來到長安,多番尋找也未曾尋到。家慈以縫補為業供以養家,督我學業。我成人之後,雖有所學,卻因無三代履歷、無廩生具保不能科考,於路邊練起字攤,生活也算是有了些著落。然事事不順,家母因辛勞過度,突然中風……唉。萬幸六爺化妝而來,試探之後聘為財會,方有我的一個生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