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漢扛纛者:一人一刀鎮守一城 作品

第119章 滅國亡種之策

  “這些案子,都是鐵證如山。微臣雖然能力不足,但是這些案子微臣自認為問心無愧。”

  耶律霸基手指輕輕地敲打著桌上的奏摺,“這些案子的確都是鐵案,否則,今日我也不會單獨叫你過來問話,而是直接下令了。”

  “不過,雖然是鐵證如山,雖然都是鐵案,其中還是有些許差異的。”

  “就像幷州知府方寸的案子,方寸縱容家眷、下人吞併田地,私吞賑災銀兩,判了個斬立決,此事無可厚非。可是兗州知府郭厚同樣的罪,你卻只是判了個罰俸一年。這就怪不得有人要上本奏你了。”

  孫立均低頭不做聲。

  耶律霸基有些奇怪,為何孫立均不做辯解。

  一旁的宇化田冷眼看向孫立均,輕聲說道,“陛下,孫大人這是用心良苦啊。”

  耶律霸基越發好奇,“如何用心良苦?”

  宇化田說道,“那方寸的堂兄的岳父是已經被陛下凌遲處死的耶律達吉,而郭厚卻是幽王府中的包衣奴才出身。”

  “孫大人這樣做,既將耶律達吉的團伙斬盡殺絕,又照顧到了幽王的感受,一箭雙鵰,所以說是用心良苦啊。”

  耶律霸基方才恍然大悟,“原來如此。”

  “看來我還是錯怪孫愛卿,快快請起。”

  “化田,看來我還真是老了,這麼些事情我都記不得了。那郭厚我曾經在小弟府上見過的,倒是個機靈的人啊。”

  宇化田眼眸含笑,“不是陛下老了,而是陛下的疆域越來越大,管的事情越來越多,千頭萬緒,如何能點點滴滴都記得。”

  “這些些許小事,自有孫大人這樣的用心之人記得了。”

  孫立均只是低頭致謝,心中卻拿不準宇化田的話中之話。

  耶律霸基說道,“那另外的兩份摺子……”

  宇化田微微抬起下巴,狹長的眼眸看向孫立均,“有一份摺子是說孫大人包庇了皇族中人,因為一個案子涉及到了流川部的耶律博,孫大人只處理了耶律博府上的一個下人,並沒有按照陛下所說的,無論查到誰,無論到哪一個層級,都要一查到底,都要懲處到位。”

  北莽原本是部落制,後來耶律雄基所在的部落強大起來,便統帥了其他六部,方才有了今日的強盛。

  只是這些部落的首領依舊在,部落的勢力依舊在。

  這些達官貴人,鬧出些事情來也是情有可原的。

  因此耶律霸基也沒有多說什麼。

  宇化田接著說道,“這第三份摺子,倒的確是孫大人夾私了。那大理寺少卿魏謖的族人魏賢犯了事,本來要處置。孫大人將他保了下來。”

  “孫大人,我說的是也不是?”

  孫立均感覺背後的汗已經將裡面的衣服溼透,便只是磕頭,“微臣知罪,還請陛下懲處。”

  雖然頭在地上磕得砰砰直響,可是孫立均憑藉自覺察覺到,宇化田的目光一直沒有離開過自己身上。

  那目光,有些陰冷,有些玩味,又似乎帶有些嘲諷。

  耶律霸基伸手,“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孫愛卿斷的這些案子,雖有瑕疵,依然瑕不掩瑜嘛。”

  “我曾經說過,在我北莽帝國為官,不能束手束腳,不能讓能幹事的人、會幹事的人、敢幹事的人畏手畏腳,要有容錯的機會。”

  “孫愛卿,起來吧,這三份摺子我都會打回去,並訓斥一番。你不要有任何的負擔,繼續做好分內之事便行了。”

  孫立均站起身來,感覺腿有些發軟。

  耶律霸基說道,“今日叫你來,其實還有件事情,要問下你的建議。”

  “昨晚得到消息,幷州、司州、兗州的難民潮已經平息,素來安穩的幽州卻發生了變故。據四方巡察使魏志剛上奏,因為幽州受災較輕,導致其他三個州府的難民湧入了幽州,四處為亂。幽州兵馬都監李迦淇、流沙郡郡守秦綱率先士卒,面對數十萬的難民潮,以身殉國。”